春日即事二首(其一)

朔气棱棱带雪吹,凝阴四面锁寒枝。

自回造化微和后,如再洪濛未判时。

天遣江山醒醉眼,春将景色入新诗。

乡晨一部箫韶奏,草绿花红山鸟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早春景色的诗歌,气氛清新而生机勃勃。朔气棱棱带雪吹,凝阴四面锁寒枝,这两句设定了一个还未完全摆脱寒冷的初春场景,但已经有了转暖的迹象。"朔气"指的是边塞之地的严寒气候,"棱棱"形容雪花纷飞的样子,而"凝阴四面锁寒枝"则是说天空中弥漫着阴霾,四周被寒意所笼罩,连树枝都像是被冻住了一般。

接着,“自回造化微和后,如再洪濛未判时”,诗人表达了对自然界逐渐苏醒的期待。在这里,“自回”意味着春天的到来是自然而然的事情,“造化”则指的是大自然的创造与变化,而“微和”则形容气候的逐渐温和。"如再洪濛未判时"可能是在比喻春天的到来就像是远古洪荒时代之前,世界还未被判定好一切的时候,那种混沌而充满无限可能性的状态。

然后,“天遣江山醒醉眼,春将景色入新诗”,诗人描绘了一幅春日江山初醒的画面。"天遣江山醒醉眼"是说大自然唤醒了沉睡的江山,使之摆脱了冬日的昏睡,而"春将景色入新诗"则表明诗人想要把这份美好捕捉在自己的诗句中。

最后,“乡晨一部箫韶奏,草绿花红山鸟嬉”,诗人转向了乡村早晨的和谐场面。"箫韶"是一种古代乐器,这里可能指的是清晨的鸟鸣之声与田野间传来的乐音交织在一起。而"草绿花红山鸟嬉"则是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日景象,草木复苏,百花盛放,山中鸟儿嬉戏,这一切都充满了生命力和欢愉。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初春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表达了一种对新生与希望的期待,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深切感受和艺术创作的热情。

收录诗词(188)

王义山(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宋初文学大家王禹偁的后裔。精《易》学,善词赋。宋末进士二十四年卒,年七十四。其诗学刘克庄,王士禛《池北偶谈》卷一八讥其为“下劣诗魔,恶道坌出”、“酸腐庸下”。《四库全书总目》谓其“诗文皆沿宋季单弱之习,绝少警策”(卷一六六)。著《稼村类稿》三十卷,有明正德刻本、万历刻本、《四库全书》本。《全宋诗》卷三三五二至三三五四录其诗三卷。文收入《全元文》。事迹见本集卷二九自作墓志铭、《元诗选》二集甲集

  • 字:元高
  • 号:稼村
  • 籍贯:富州(今江西丰城)
  • 生卒年:1214——1287

相关古诗词

蚤起斋檐独坐

轻寒测测雨冥冥,不觉閒中春一庭。

老竹似欺窗草绿,落梅微间翠苔青。

倏听莺语调新曲,默看蛛丝网碎屏。

物意人情两相得,莫容尘俗挠中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送云游莹上人

从前身不染飞埃,雪窦云峰任往来。

石路滑时宜驻锡,浪头危处且浮杯。

眼高桑下肯三宿,脚健山中能万回。

四大空虚何底止,信渠钻得纸窗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送余仲谦赴江州教

广文要饭又何难,所在侏儒烂饱餐。

热选尽教众人取,冷官要耐五更寒。

田园彭泽菊三径,意思濂溪草一般。

湓浦依然遗迹在,道源须是静中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送奉使翰林颁降历日回

历家差只在毫釐,有诏清台子细推。

三代以来宗夏正,溥天之下再尧时。

暂烦英节来将命,归对薇花好赋诗。

夜直禁林如有问,江南民力正疮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