蚤起斋檐独坐

轻寒测测雨冥冥,不觉閒中春一庭。

老竹似欺窗草绿,落梅微间翠苔青。

倏听莺语调新曲,默看蛛丝网碎屏。

物意人情两相得,莫容尘俗挠中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翻译

微微的寒意夹杂着阴雨,不知不觉春天已降临庭院。
老竹似乎在嘲笑窗边的青草,落梅间或点缀着翠绿的青苔。
忽然听到黄莺唱出新的曲调,默默观察蜘蛛在破碎的屏风上织网。
万物的情趣与人的情感相互交融,不要让尘世的纷扰打扰这份宁静。

注释

轻寒:轻微的寒冷。
测测:隐约、微微。
雨冥冥:阴雨连绵。
不觉:未察觉。
閒中:闲暇之时。
老竹:老而挺拔的竹子。
欺:戏弄、挑衅。
窗草绿:窗边的青草。
落梅:凋零的梅花。
翠苔青:翠绿的青苔。
倏听:忽然听到。
莺语:黄莺的鸣叫。
调新曲:唱出新的曲调。
默看:静静观察。
蛛丝:蜘蛛丝。
网碎屏:在破碎的屏风上织网。
物意:自然之物的情趣。
人情:人的感情。
两相得:相互契合。
莫容:不容许。
尘俗:世俗的纷扰。
挠中扃:打扰内心的宁静。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的春日景象,诗人在轻寒中感受着雨水的滋润,庭院内春意盎然却不易为人察觉。老竹和窗前草绿色相映照,而梅花的香气与翠苔交织,营造出一片清幽之境。

诗中的“倏听莺语调新曲”表达了对自然界声音的细腻感受,“默看蛛丝网碎屏”则表现了诗人对生命细微之处的观察。最后两句“物意人情两相得,莫容尘俗挠中扃”强调了诗人追求内心世界与自然和谐统一,不愿让世俗纷扰打扰这份宁静。

整首诗语言简洁而富有画面感,通过对比和细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超凡脱俗的生活态度。

收录诗词(188)

王义山(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宋初文学大家王禹偁的后裔。精《易》学,善词赋。宋末进士二十四年卒,年七十四。其诗学刘克庄,王士禛《池北偶谈》卷一八讥其为“下劣诗魔,恶道坌出”、“酸腐庸下”。《四库全书总目》谓其“诗文皆沿宋季单弱之习,绝少警策”(卷一六六)。著《稼村类稿》三十卷,有明正德刻本、万历刻本、《四库全书》本。《全宋诗》卷三三五二至三三五四录其诗三卷。文收入《全元文》。事迹见本集卷二九自作墓志铭、《元诗选》二集甲集

  • 字:元高
  • 号:稼村
  • 籍贯:富州(今江西丰城)
  • 生卒年:1214——1287

相关古诗词

送云游莹上人

从前身不染飞埃,雪窦云峰任往来。

石路滑时宜驻锡,浪头危处且浮杯。

眼高桑下肯三宿,脚健山中能万回。

四大空虚何底止,信渠钻得纸窗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送余仲谦赴江州教

广文要饭又何难,所在侏儒烂饱餐。

热选尽教众人取,冷官要耐五更寒。

田园彭泽菊三径,意思濂溪草一般。

湓浦依然遗迹在,道源须是静中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送奉使翰林颁降历日回

历家差只在毫釐,有诏清台子细推。

三代以来宗夏正,溥天之下再尧时。

暂烦英节来将命,归对薇花好赋诗。

夜直禁林如有问,江南民力正疮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送按察魏经历

公论难磨口似碑,肯将虚誉博人诗。

心常近厚元非弱,职在详刑安忍施。

两载依然如始至,一廉岂是要人知。

怕闻骢马骑将去,惹起西人无限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