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兴次韵

识来三十四年非,珍重山林短后衣。

龟背刮毛惭我拙,虎头食肉任人飞。

老亲种种垂秋发,旧屋萧萧淡夕晖。

办得浮家明日去,五湖处处是渔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张渊的《秋兴次韵》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生活的回顾和对未来隐居生活的向往。首句“识来三十四年非”,感慨岁月流逝,认识到过去的经历并非尽如人意。接着,“珍重山林短后衣”流露出对简朴生活的珍视,暗示了对尘世繁华的厌倦。

“龟背刮毛惭我拙”运用比喻,自嘲生活艰辛,如同龟甲上的毛难以刮净,表达出对自己能力有限的谦逊。而“虎头食肉任人飞”则反讽权贵们的嚣张,暗示自己宁愿像野兽般自由自在,不受束缚。

“老亲种种垂秋发,旧屋萧萧淡夕晖”描绘了家中老人和破旧房屋的景象,透露出对家人的牵挂和对岁月沧桑的感慨。最后两句“办得浮家明日去,五湖处处是渔矶”,诗人决定离开现有的生活,寻求隐居在湖边的渔矶,过上自由自在的渔夫生活,表达了他对归隐生活的期待和决心。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过往的反思,又有对未来的憧憬,展现了诗人的人生转折点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收录诗词(15)

张渊(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改梦坡。出身农家。十四岁为塾师,出所为诗歌以示人,吴兴诗人丘大祐、唐惟勤相顾叹服。为文数千言立就,文章议论,或有慨于心,辄抗声恸哭。卒年五十八

  • 字:子静
  • 号:梦鹤
  • 籍贯:浙江归安

相关古诗词

题白石翁画虞山古桧

虞山老桧三株青,斗坛半掩招摇星。

道人丹成化鹤去,三桧夭矫飞龙形。

是谁手植经千载,曾见昭明读书在。

几回天上葬神仙,不独人间变桑海。

古人今人绕树行,古今人去树长生。

乃知劲气合元化,不与凡木争枯荣。

长洲老石好异者,百里携杯游树下。

浩嗟天下有树此树无,我去此树何人图?

三日经营双眼力,满空苍翠移真迹。

鹤骨虬筋左纽文,雷裂霜皴古秋色。

日暮袖归归不得,满山风雨山灵惜。

居然赠与卧云人,长啸寒风生石壁。于乎!

石君诗画天下知,此笔尤为天下奇。

劝君风雷当掩户,恐化蛟龙擘空去。

形式: 古风

次韵沈陶庵题有竹庄

爱汝石田茅屋好,依然风物似斜川。

白蘋洲渚沧江外,红树园林夕照边。

艇子打鱼偏趁月,山童洗药每临泉。

老夫欲问东家住,分取瓜畴数亩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题林和靖秋深二帖与石田同用坡韵

乾坤悠悠书两幅,墨光深照西湖渌。

人间番覆似浮云,此纸完全如璧玉。

少陵瘦硬真入评,右军姿媚宜云俗。

想当援笔对梅花,谁用官奴寒把烛。

自然心画得天妙,一字百金酬不足。

乃知形貌列仙癯,石带烟霞山少肉。

岩岩气节高百世,奚假文章身后录。

东坡去后古祠荒,月下不闻迎送曲。

遗迹君家岂偶然,天遣清风激修竹。

凭君开卷望孤山,三灌蔷薇咀秋菊。

形式: 古风

题林君复二帖用坡韵

我昔孤山访遗躅,春暖西湖泛晴渌。

山头草树不荒凉,知是先生此埋玉。

念初茅庐结构完,长吏频顾惊流俗。

就中薛李最忘形,湖上夜归曾秉烛。

先生自乐味道腴,此怀何尝忘不足。

惟当吟咏苦嚘咿,役扰心兵削肌肉。

诗成又复恐惊世,辄毁不使相誊录。

谁知造化难尽藏,千古骚坛传妙曲。

亦有遗墨落人间,留在剡藤并楚竹。

见其瘦硬想其人,似对灵均餐落菊。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