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陈秋士次韵

新知虽乐奈愁何,相对空吟斫地歌。

去国反如归思急,异乡偏聚故人多。

怀君晓岸垂垂柳,送我春江淼淼波。

何日荆南山色下,一条银烛共微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黄景仁所作的《别陈秋士次韵》。诗中描绘了与友人分别时的复杂心情,既有离别的愁绪,又有对友情的珍视。

首联“新知虽乐奈愁何,相对空吟斫地歌”,开篇即点明了与新交的朋友相聚虽乐,但离别在即,愁绪难抑。诗人与友人相对无言,只能以“斫地歌”来表达心中的不舍和无奈。

颔联“去国反如归思急,异乡偏聚故人多”,进一步深化了离别的感受。诗人离开熟悉的环境,心中涌起强烈的归家之思;而身处异乡,却意外地聚集了许多老朋友,这种矛盾的心情更加凸显了离别的伤感。

颈联“怀君晓岸垂垂柳,送我春江淼淼波”,通过景物描写,将情感融入自然之中。诗人想象着清晨岸边柳树依依,仿佛在为他送行;而春江上的波涛则象征着离别的不舍与遥远的距离。

尾联“何日荆南山色下,一条银烛共微哦”,表达了诗人对未来重逢的期待。他设想在一个遥远的未来,当荆南山色映入眼帘时,能与友人共聚一堂,点燃银烛,低声吟诵,共享相聚的喜悦。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流畅,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离别时的复杂情绪,以及对友情的深深眷恋。

收录诗词(1183)

黄景仁(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清代诗人。一字仲则。四岁而孤,家境清贫,少年时即负诗名,为谋生计,曾四方奔波。一生怀才不遇,穷困潦倒,后授县丞,未及补官即在贫病交加中客死他乡,年仅35岁。诗负盛名,为“毗陵七子”之一。诗学李白,所作多抒发穷愁不遇、寂寞凄怆之情怀,也有愤世嫉俗的篇章。七言诗极有特色。亦能词。著有《两当轩全集》

  • 字:汉镛
  • 号:鹿菲子
  • 籍贯:阳湖(今江苏省常州市)
  • 生卒年:1749~1783

相关古诗词

春燕(其一)

画梁仍在故巢倾,谁遣依人又此行。

日暮庭空飞不去,閒花于我旧关情。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春燕(其二)

相逢归雁话悲酸,此日他乡欲住难。

到此羡君归计早,稻粱犹得慰天寒。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春燕(其三)

谁与高楼伴苦辛,重来非复昔时春。

只言世上多关盼,初念何曾薄待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春燕(其五)

迢迢故国去来休,莫为无情特地愁。

见惯蜃楼浑不讶,我家原在海东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