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春燕(其二)》由清代诗人黄景仁所作,通过描绘与归雁的相遇,表达了游子在外的孤独与思乡之情。首句“相逢归雁话悲酸”,以雁南飞的场景引入,雁群的回归象征着对故乡的向往,而“悲酸”二字则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既有对故乡的思念,也有对自身漂泊生活的感慨。
接着,“此日他乡欲住难”一句,直接点明了诗人的处境——身处异乡,难以停留。这里的“欲住难”不仅指物理上的不能长久驻留,更深层地反映了诗人精神上的羁旅之苦和对安定生活的渴望。
“到此羡君归计早”则表达了诗人对归家之人的羡慕之情。在异乡的艰难时刻,看到有人能够早早规划并实现回家的计划,自然会引发出一种既复杂又微妙的情感反应。这既是对归家之人的赞美,也是对自己当前处境的无奈和反思。
最后一句“稻粱犹得慰天寒”以自然界的现象作为比喻,暗示了即使在寒冷的天气中,归家之人还能依靠稻谷和粮食获得温暖和安慰。这里不仅体现了物质上的满足,更蕴含了精神上的寄托和希望,即无论外界环境如何严酷,只要心中有家的方向,就能找到前行的力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意象运用,深刻地展现了游子在外的孤独、思乡之情以及对归家的渴望,同时也传递了一种在逆境中寻找温暖和希望的精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