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人与人分惠赐冰

天水藏来玉堕空,先颁密署几人同。

映盘皎洁非资月,披扇清凉不在风。

莹质方从纶阁内,凝辉更向画堂中。

丽词珍贶难双有,迢遰金舆殿角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翻译

天水之中藏着如玉的珍宝消失无踪,最初是谁在秘密署中分享这份稀罕?
它的光芒并不依赖于月亮,打开扇子带来的清凉并非来自风的吹拂。
这纯净的质地源自宫廷的中枢,它的光辉更照亮了华丽的厅堂。
如此美丽的词句和珍贵的赠礼难以兼得,它被远远地安置在宫殿的东角。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杨巨源的作品,名为《和人与人分惠赐冰》。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冰凉物品的描绘,以及对皇帝恩赐的赞颂。

"天水藏来玉堕空" 这句表达了冰是由天然之水结成,纯净无瑕,如同玉石一般。"先颁密署几人同" 暗示这份恩惠是有限且专属的,只有少数幸运者才能分享。

"映盘皎洁非资月" 写出了冰的清澈,虽然没有借助月光,但其自身已经足够明亮。"披扇清凉不在风" 描绘了即便在炎热之中,这份恩赐带来的清凉也不依赖于自然之风。

"莹质方从纶阁内" 这里的“莹质”指的是冰的本质,纯净无瑕,从朝廷深处传出。"凝辉更向画堂中" 写出了光辉聚集在大殿之中,显示了皇权的壮丽与尊贵。

"丽词珍贶难双有" 这里“丽词”可能指的是赞美诗人之才华,或是对这份恩赐的赞誉,而“珍贶”则是指珍宝,这里的意思是说这样的恩惠和才华都是难得的。"迢遰金舆殿角东" 描绘了皇帝车驾威严,停驻在宫殿的一隅。

整首诗通过对冰凉之物的描写,以及对皇帝赐予恩惠的赞美,展现了诗人对皇权的尊崇和对生活之美好事物的赏识。

收录诗词(159)

杨巨源(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后改名巨济。初为张弘靖从事,由秘书郎擢太常博士,迁虞部员外郎。出为凤翔少尹,复召授国子司业。长庆四年(824),辞官退休,执政请以为河中少尹,食其禄终身。关于生年,据方崧卿《韩集举正》考订。韩愈《送杨少尹序》作于长庆四年(824),序中述及杨有“年满七十”、“去归其乡”语。由此推断,杨当生于755年,卒年不详

  • 字:景山
  • 籍贯:河中(治所今山西永济)
  • 生卒年:789

相关古诗词

和大夫边春呈长安亲故

严城吹笛思寒梅,二月冰河一半开。

紫陌诗情依旧在,黑山弓力畏春来。

游人曲岸看花发,走马平沙猎雪回。

旌旆朝天不知晚,将星高处近三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和元员外题升平里新斋

自知休沐诸幽胜,遂肯高斋枕广衢。

旧地已开新玉圃,春山仍展绿云图。

心源邀得闲诗證,肺气宜将慢酒扶。

此外唯应任真宰,同尘敢是道门枢。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和令狐舍人酬峰上人题山栏孤竹

满院冰姿粉箨残,一茎青翠近帘端。

离丛自欲亲香火,抱节何妨共岁寒。

能让繁声任真籁,解将孤影对芳兰。

范云许访西林寺,枝叶须和彩凤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和权相公南园闲涉寄广宣上人

浩气抱天和,闲园载酒过。

步因秋景旷,心向晚云多。

翠玉思回凤,玄珠肯在鹅。

问师登几地,空性奈诗何。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