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坐示客

身世长歌里,于今得好朋。

露阶秋到竹,风屋夜吹灯。

菱芡供馋口,图书伴曲肱。

头颅知自揣,顾影笑鬅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蒸]韵

翻译

在人生的长歌声中,如今我找到了知己好友。
秋天的露水打湿了台阶,夜晚的风吹过竹屋,点亮了灯。
菱角和芡实满足了我的口腹之欲,书籍陪伴我在简陋的环境中阅读。
我知道自己的价值,看着自己的影子,独自微笑,头发蓬乱的样子。

注释

身世:指个人的经历和命运。
好朋:亲密的朋友。
露阶:被露水打湿的台阶。
风屋:被风吹过的竹屋。
馋口:形容对食物的渴望。
图书:书籍。
曲肱:古人常以手肘支地而读,形容简朴的生活。
头颅:指人的头部,这里暗指自我认知。
鬅鬙:形容头发蓬乱的样子。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安静的夜晚场景,诗人在屋中与知己对酌,享受着阅读和淡雅的生活。"身世长歌里,于今得好朋"表达了诗人对于能够拥有良师益友的庆幸。在"露阶秋到竹,风屋夜吹灯"中,诗人细腻地描绘出秋夜的景象与气氛,露水沾湿的台阶、摇曳的竹影以及微风轻拂屋檐、灯火摇曳的情景,使人仿佛能听见那夜晚的虫鸣和微风声。

"菱芡供馋口,图书伴曲肱"一句,则写出了诗人的饮食与阅读生活。"头颅知自揣,顾影笑鬂鬙"两句,流露出诗人对生命的感悟以及对自己形象的幽默态度。整首诗通过平和的语言、淡雅的意境,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满足,以及对简单生活美好的享受和肯定。

这是一首充满了禅意和田园情趣的诗歌,它不仅描绘了一幅夜坐独酌的图景,更通过诗人的内心活动,传达出一种超脱尘世、自得其乐的人生态度。

收录诗词(1136)

张镃(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因慕郭功甫,故易字功甫。南宋文学家,寓居临安(现浙江杭州),卜居南湖。出身显赫,为宋南渡名将张俊曾孙,刘光世外孙。他又是宋末著名诗词家张炎的曾祖,是张氏家族由武功转向文阶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隆兴二年(1164),为大理司直。淳熙年间直秘阁通判婺州。庆元初为司农寺主簿,迁司农寺丞。开禧三年(1207)与谋诛韩侂胄,又欲去宰相史弥远,事泄,于嘉定四年十二月被除名象州编管,卒于是年后

  • 号:约斋
  • 籍贯:先世成纪(今甘肃天水)
  • 生卒年:1153—1221?

相关古诗词

夜饮呈叶司户(其二)

偻指抠衣日,于今岁六移。

步趋徒愿学,忧患亦何为。

窗晓鸦同起,天寒雁引悲。

依仁方再幸,小耐了康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夜饮呈叶司户(其一)

俗薄交难古,心亲话许深。

更长银烛夜,院静石云阴。

冷梦多孱骨,修程费老襟。

松壶梅并插,投醉且高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夜宿华藏寺

苍桧阴阴未掩门,閒来吹鬓一飞蚊。

香腾广殿游云合,灯绕长廊列宿分。

般若心华方照耀,毗耶宝雨自缤纷。

世缘即是栖禅境,居士何尝别见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奉寄淮西总领张少卿并呈建康留守章侍郎二首(其二)

别来秋易过,幽桂两番开。

去岁人同赏,今宵梦自回。

飞云遥楚岫,斜照直秦淮。

地念曾游处,春行或许陪。

形式: 五言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