摵摵度瓜园,依依傍竹轩。

秋池不自冷,风叶共成喧。

窗迥有时见,檐高相续翻。

侵宵送书雁,应为稻粱恩。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翻译

在瓜园中沙沙作响,竹屋边轻轻依偎。
秋水池塘并不觉冷,风吹落叶一片喧嚣。
从窗户偶尔能望见,屋檐上翻飞的落叶不断。
夜晚大雁传递书信,想必是为了稻谷和高粱的恩情。

注释

摵摵:形容叶子摩擦的声音。
瓜园:种瓜的园子。
依依:轻柔的样子,形容竹子靠近房屋。
竹轩:竹制的小屋或凉亭。
秋池:秋天的池塘。
冷:感到寒冷。
风叶:被风吹动的叶子。
喧:嘈杂,热闹。
窗迥:窗户遥远,视野开阔。
檐高:屋檐高耸。
翻:翻飞,飘落。
侵宵:深入夜晚。
书雁:传递书信的大雁。
稻粱:稻谷和高粱,泛指食物。
恩:感恩,报答。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的田园景象和诗人的生活状态。开篇"摵摵度瓜园,依依傍竹轩",画出了一片宁静的瓜园和随风摇曳的竹影,给人以淡远之感。"秋池不自冷,风叶共成喧"则透露出季节变换带来的凉意,但池水并非因秋而冷,而是自然界万物在秋风中共同发出声响。

接下来的"窗迥有时见,檐高相续翻"表达了诗人偶尔从窗棂望出去,看到屋檐以上的景致不断变化,这不仅描绘了景象,也反映出诗人的心境和生活的孤独感。

最后两句"侵宵送书雁,应为稻粱恩"则写出了夜深人静时,通过大雁传递书信,以此表达对远方亲朋或知己的思念与感激之情。这也暗示了诗人生活中的孤独和对交流的渴望。

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丰富,是一首颇具画意的田园诗。

收录诗词(604)

李商隐(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河南焦作市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

  • 字:义山
  • 号:玉溪(谿)生
  • 籍贯:优美动
  • 生卒年:约813年-约858年

相关古诗词

临发崇让宅紫薇

一树浓姿独看来,秋庭暮雨类轻埃。

不先摇落应为有,已欲别离休更开。

桃绶含情依露井,柳绵相忆隔章台。

天涯地角同荣谢,岂要移根上苑栽。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促漏

促漏遥钟动静闻,报章重叠杳难分。

舞鸾镜匣收残黛,睡鸭香炉换夕熏。

归去定知还向月,梦来何处更为云?

南塘渐暖蒲堪结,两两鸳鸯护水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南朝

玄武湖中玉漏催,鸡鸣埭口绣襦回。

谁言琼树朝朝见,不及金莲步步来。

敌国军营漂木柹,前朝神庙锁烟煤。

满宫学士皆颜色,江令当年只费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哀筝

延颈全同鹤,柔肠素怯猿。

湘波无限泪,蜀魄有馀冤。

轻幰长无道,哀筝不出门。

何由问香炷,翠幕自黄昏。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