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菱图为华守芳作

兰艇小如梭,红妆映绿波。

争先溯涛浪,齐唱采菱歌。

采菱劳玉纤,菱角尖还嫩。

菱叶不藏羞,菱丝偏惹恨。

夫君怅别离,分镜自当时。

从此菱花影,伤心不忍窥。

姊妹无相妒,贪多到深处。

惊散锦鸳鸯,双双并飞去。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江南水乡采菱图。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女子们在碧波荡漾的湖面上划着小巧的兰艇,身着红衣,映衬在绿波之中,争先恐后地溯浪采菱的情景栩栩如生地展现在读者眼前。

“兰艇小如梭”,巧妙地将兰艇与梭子相比,不仅形象地描绘了兰艇的小巧,也暗示了女子们动作的轻盈和敏捷。“红妆映绿波”一句,色彩对比鲜明,红衣女子与碧绿的湖水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

接下来,“争先溯涛浪,齐唱采菱歌”展现了女子们的活泼与欢快,她们在波涛中穿梭,一边劳动,一边欢歌,充满了生活的乐趣和活力。

“采菱劳玉纤,菱角尖还嫩”描绘了女子们辛勤采菱的场景,手指纤细,动作轻柔,而菱角尚且嫩绿,可见她们对劳动的热爱和对自然的尊重。

“菱叶不藏羞,菱丝偏惹恨”则通过菱叶和菱丝的描写,赋予了自然物象以情感,菱叶似乎不掩饰自己的存在,菱丝则可能象征着某种遗憾或思念。

“夫君怅别离,分镜自当时”表达了女子们对远方丈夫的思念之情,她们在镜子前整理妆容,回忆起与丈夫分别时的情景,心中充满了不舍和期待。

最后,“从此菱花影,伤心不忍窥”和“姊妹无相妒,贪多到深处。惊散锦鸳鸯,双双并飞去”两组对比,一方面表现了女子间的和谐与互助,另一方面通过比喻,表达了对美好事物被破坏的惋惜之情,以及对自由与爱情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江南水乡的美丽风光和人们的生活情趣,同时也蕴含了深深的情感和哲思。

收录诗词(512)

徐庸(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云隐

白云山前来,不作山前雨。

却度梵王宫,来作高僧侣。

高僧本空虚,白云亦容与。

澹然成隐名,日夕能相处。

变化忘去住,眷恋自寒暑。

无心幸托渠,善幻亦从汝。

荫覆惟如来,空门久称许。

形式: 古风 押[语]韵

云松

白云日变化,青松岁峥嵘。

爱彼云与松,托此成隐名。

天边恒悠悠,岩际还落落。

无心却有阴,何幸自槃薄。

从龙肯浪传,化龙亦有年。

君是云松俦,我歌云松篇。

形式: 古风

爱日堂

日轮出沧海,职司在义和。

六龙为之驾,寒暑容易过。

人生百岁间,迅速如飞梭。

青镜照形影,鬓发忽已皤。

鬓发既若此,父母其奈何。

所以爱日者,爱之叹蹉跎。

朝看花开初,暮看花落多。

李白欲系绳,鲁阳思借戈。

今君追古人,孝行无偏颇。

载味杨子言,百世名不摩。

形式: 古风 押[歌]韵

十尾神龟寿人

龟为四灵一,玉色体抱玄。

甲类寔推长,十尾逾千年。

禹昔治洪水,嘉运启自天。

洛水负书出,阴阳备其传。

至宝数存九,神功孰敢先。

至今衍生息,质同金石坚。

王君遇初度,捧献登华筵。

愿言致永寿,侑之以诗篇。

形式: 古风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