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让吟

有让岂无争,无沿安有革。

争让起于心,沿革生于迹。

羲轩让以道,尧舜让以德。

汤武争以功,桓文争以力。

形式: 古风

翻译

难道没有争夺,又怎会有改革的发生?
争与让源于内心,改革和沿袭源于行动的痕迹。
伏羲和轩辕以道德之道来谦让,尧舜则以高尚品德让位。
商汤和周武通过功绩争取,齐桓公和晋文公则凭借实力相争。

注释

让:谦让。
争:争夺。
沿:沿袭。
革:改革。
心:内心。
迹:行动痕迹。
羲轩:伏羲和轩辕。
道:道德。
德:品德。
汤武:商汤和周武。
功:功绩。
桓文:齐桓公和晋文公。
力:实力。

鉴赏

这首诗名为《争让吟》,是宋代哲学家邵雍所作。诗中通过对比,阐述了"争"与"让"两种对立又相生的行为。诗人认为,争与让并非绝对的好坏,而是源于内心的观念和外在的表现。他引用了远古时期几位圣贤的事例,如伏羲、轩辕(羲轩)以道德之道让位,尧舜以高尚品德禅让,而商汤、周武王则通过功绩争取天下,齐桓公、晋文公则凭借实力争霸。诗中体现了儒家推崇的谦让美德,同时也承认了竞争在特定情境下的必要性。整体上,这首诗寓教于理,富有哲理。

收录诗词(1553)

邵雍(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 字:尧夫
  • 生卒年:1011年—1077年

相关古诗词

先几吟

先几能识是吾侪,慎勿轻为世俗咍。

把似众中呈丑拙,争如静里且谈谐。

奇花万状皆输眼,明月一轮长入怀。

似此光阴岂虚过,也知快活作人来。

形式: 七言律诗

先天吟

先天天弗违,后天奉天时。

弗违无时亏,奉时有时疲。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先天吟

先天事业有谁为,为者如何告者谁。

若谓先天言可告,君臣父子外何归。

眼前伎俩人皆晓,心上功夫世莫知。

天地与身皆易地,己身殊不异庖羲。

形式: 七言律诗

先天吟示邢和叔

一片先天号太虚,当其无事见真腴。

胸中美物肯自衒,天下英才敢厚诬。

理顺是言皆可放,义安何地不能居。

直从宇泰收功后,始信人间有丈夫。

形式: 七言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