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寄苗员外

鸟鸣花发空山里,衡岳幽人藉草时。

既近浅流安笔砚,还因平石布蓍龟。

千寻楚水横琴望,万里秦城带酒思。

闻说潘安方寓直,与君相见渐难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翻译

鸟儿在空山中鸣叫,花朵绽放,衡岳隐士正在草地上休息。
靠近清澈的小溪,他安心写作,平坦的石头上摆放着占卜工具。
他望着流淌千寻的楚水,遥想万里之外的秦城,带着酒意引发思乡之情。
听说潘安正任职期间,与你相见的日子渐渐变得不易期待。

注释

鸟鸣花发:鸟儿鸣叫,花开。
空山里:寂静的山中。
衡岳:衡山。
幽人:隐士。
藉草时:在草地上休息。
既近:已经接近。
浅流:小溪。
安笔砚:安置笔墨纸砚。
平石:平坦的石头。
布蓍龟:摆放占卜工具。
千寻:极目远眺。
楚水:楚地的江水。
横琴望:抚琴远望。
秦城:秦地的城市。
带酒思:带着酒意引发思念。
闻说:听说。
潘安:西晋美男子潘岳。
寓直:任职期间。
渐难期:越来越难以约定。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在深山中的生活情景,充满了对自然之美的享受和对人世间的淡泊。诗人通过鸟鸣花开、空山幽静等意象,展现了一个与世隔绝的宁静世界。

"衡岳幽人藉草时"一句则透露出隐士在自然中的生活状态,"藉草"即是铺设草席,表明诗人融入了大自然之中,与自然和谐共生。接下来的两句"既近浅流安笔砚,還因平石布蓍龟"描述了隐士的日常生活,他将笔砚放在浅流旁,以水声伴随文字的流淌,同时在平坦的大石上摆放着占卜用的蓍草和龟甲,这些都是古人求仙问道时使用的工具。

诗人的情感世界通过"千寻楚水横琴望,万里秦城带酒思"两句得到了展开。"千寻楚水"指的是水流蜿蜒曲折,长达千寻,隐士在这样的环境中横抱琴瑟,心境澄明而遥远;"万里秦城带酒思"则表达了诗人对遥远世界的怀念,即便是在深山中,也难免有对外界的思念,而且是伴着酒意,这里的"酒"不仅是消遣时光的工具,亦承载着诗人的情感。

最后两句"闻说潘安方寓直,与君相见渐难期"则表达了对友人潘安的思念和对未来的担忧。"潘安"在这里可能是虚指,也许是诗人心中理想中的隐士形象,"方寓直"意味着他正处于向往的生活状态。而最后一句则表达了对友人的不易相见和未来的无常感慨。

整首诗通过描绘山中隐逸生活,流露出对世俗的超脱与对自然之美的享受,同时也透露出隐士内心的孤独与对友情的珍视。

收录诗词(242)

李端(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出身赵郡李氏东祖房,唐代诗人。是北齐文宣帝高洋皇后李祖娥的堂弟李孝贞六世孙。少居庐山,师事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今存《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是大历十才子之一。今存《诗集》三卷。其子李虞仲,官至兵部侍郎

  • 字:正已
  • 籍贯:自号衡岳幽
  • 生卒年:约737年—约784年

相关古诗词

山中期吉中孚

行人路不同,花落到山中。

水暗蒹葭雾,月明杨柳风。

年华惊已掷,志业飒然空。

何必龙钟后,方期事远公。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山中期张芬不至

石堤春草碧,双燕向西飞。

怅望云天暮,佳人何处归。

药栏虫网遍,苔井水痕稀。

谁道嵇康懒,山中自掩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书志赠畅当

少喜神仙术,未去已蹉跎。

壮志一为累,浮生事渐多。

衰颜不相识,岁暮定相过。

请问宗居士,君其奈老何。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云阳观寄袁稠

花洞晚阴阴,仙坛隔杏林。

漱泉春谷冷,捣药夜窗深。

石上开仙酌,松间对玉琴。

戴家溪北住,雪后去相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