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精鹜成勤瘁,颐贞俟有瘳。
吟生南越思,慈结北堂忧。
粲枕甘为蝶,丰厨厌炙牛。
玄元知寡欲,平子尚多愁。
夕鸟侵阶啄,宵萤入树流。
玉书能静览,柱史倦闲投。
忽赋行云什,堪听击壤讴。
期君整朝佩,仙置在瀛洲。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饱受病痛折磨的士人,其内心充满了对远方家乡的思念和对生活困顿的忧虑。诗中通过精妙的意象和生动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超的艺术造诣。
“精鹜成勤瘁”一句,形容病痛已经积累成习,以至于体弱如同老鼠般孱弱。接着,“颐贞俟有瘳”表达了作者对健康的渴望,希望能够恢复以往的康健状态。
“吟生南越思”中,南越通常指代远方或边疆之地,这里代表着作者心中的家乡和温暖的记忆。与此同时,“慈结北堂忧”则展现了作者对家人和故土的挂念,以及对未来的担忧。
“粲枕甘为蝶,丰厨厌炙牛”两句,通过对食物的描写来表达生活上的困顿。尽管枕边有美味可食,但作者却因病痛而失去了食欲;厨房虽充盈,却也只能带来厌倦之感。
“玄元知寡欲,平子尚多愁”一句,则揭示了作者虽然知道自己应该满足于简单的生活,但内心仍旧有许多牵挂和忧虑。
接下来的“夕鸟侵阶啄,宵萤入树流”两句,以夜晚的景象来描绘一个宁静而又有些许孤寂的情境。鸟儿在暮色中飞鸣,而萤火虫则在夜幕中闪烁。
“玉书能静览,柱史倦闲投”表达了作者虽然对阅读有浓厚的兴趣,但因为身体不适而只能随手翻阅,不及以往专注。
最后,“忽赋行云什,堪听击壤讴。期君整朝佩,仙置在瀛洲。”则是诗人表达自己偶尔还能挥笔作文,或是在夜深人静时分倾听远处的鼓声,以及对朋友的思念和祝愿。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作者在病痛中的内心世界,以及他对于生活、家乡和友情的深切感怀。
不详
心本不愆自然戒,何用科条防毁败。
心本不动自然定,何用勤劳止自竞。
心本不迷自然慧,何用参寻叩伦类。
即今知此三自然,奉以周旋无失坠。
若能觉其梦,且悟浮生如戏弄。
若能智其识,渐悟狂知枉心力。
若能性其情,大悟归真即妙明。
喜得自然三悟法,书之聊以表研精。
人多乐于新相知,又多悲于生别离。
唯能与道相知久,如鱼乐水无暌时。
乐道至乐非常乐,宜真造适潜熙怡。
逌然在心不在境,安能更与白云期。
心如常满杯,所以明知足。
心似不燃火,所以明无欲。
二法可行持,书绅聊自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