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

曾共山翁把酒时,霜天白菊绕阶墀。

十年泉下无人问,九日樽前有所思。

不学汉臣栽苜蓿,空教楚客咏江蓠。

郎君官贵施行马,东阁无因再得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翻译

当初与山翁对酒畅谈的日子,秋霜时节白菊围绕着台阶。
十年过去,亡者无人问津,重阳节饮酒时心中满是思念。
不愿效仿汉朝大臣种苜蓿,徒然让过客吟唱江边的江蓠。
你的官位显赫出行有骏马,我无缘再见你于东阁之中。

注释

山翁:指年老的隐士。
霜天:深秋季节。
阶墀:台阶。
泉下:指去世的人。
九日:重阳节。
有所思:心中有所怀念。
汉臣:古代官员。
苜蓿:一种草,常被用于饲养马匹。
楚客:指客居楚地的人。
江蓠:一种水生植物,古人常用来寄托哀思。
郎君:对对方的尊称。
官贵:官职显赫。
施行马:出行乘坐的骏马。
东阁:古代官署中的待客之处。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怀旧忘返的意境。开篇“曾共山翁把酒时,霜天白菊绕阶墀”两句,设定了一个秋日与友人在山中饮酒的情景,霜天中的白菊象征着高洁和孤独。接下来的“十年泉下无人问,九日樽前有所思”表达了诗人对往昔时光的回忆和现在无人问津的孤寂感。

中间两句“不学汉臣栽苜蓿,空教楚客咏江蓠”则是诗人表达自己的高洁品格,不愿意像汉臣那样为了功名而种植苜蓿,也不屑于向南国的客人炫耀什么,只是悠然咏叹着江边的蓠菜。这两句通过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隐喻,强化了诗人的个性和选择。

末尾两句“郎君官贵施行马,东阁无因再得窥”则是在描绘一位尊贵的郎君在外执行公务,而诗人自己则是回到了东阁,无缘再次窥视那份繁华。这里的“东阁”可能是指诗人的书房或隐居之所,“无因再得窥”则透露出一种淡泊明志,已经不再对外界的荣华感兴趣。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的描绘,展现了诗人超脱尘世、怀旧忘返的心境。

收录诗词(604)

李商隐(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河南焦作市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

  • 字:义山
  • 号:玉溪(谿)生
  • 籍贯:优美动
  • 生卒年:约813年-约858年

相关古诗词

九月于东逢雪

举家忻共报,秋雪堕前峰。

岭外他年忆,于东此日逢。

粒轻还自乱,花薄未成重。

岂是惊离鬓,应来洗病容。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冬]韵

九成宫

十二层城阆苑西,平时避暑拂虹霓。

云随夏后双龙尾,风逐周王八骏蹄。

吴岳晓光连翠巘,甘泉晚景上丹梯。

荔枝卢橘沾恩幸,鸾鹊天书湿紫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二月二日

二月二日江上行,东风日暖闻吹笙。

花须柳眼各无赖,紫蝶黄蜂俱有情。

万里忆归元亮井,三年从事亚夫营。

新滩莫悟游人意,更作风檐夜雨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人日即事

文王喻复今朝是,子晋吹笙此日同。

舜格有苗旬太远,周称流火月难穷。

镂金作胜传荆俗,剪綵为人起晋风。

独想道衡诗思苦,离家恨得二年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