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闻故房相公灵榇自阆州启殡归葬东都有作二首(其一)

远闻房太守,归葬陆浑山。

一德兴王后,孤魂久客间。

孔明多故事,安石竟崇班。

他日嘉陵涕,仍沾楚水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翻译

远远听到房太守的去世消息,他的遗体将被安葬在陆浑山。
他的美德使国家兴盛,但孤独的灵魂长久以来漂泊异乡。
孔明有许多传奇故事流传,而安石最终也获得了崇高的地位。
将来在嘉陵江边,我也会洒下哀悼的泪水,那泪水中还会混有楚水的痕迹。

注释

房太守:指房玄龄,唐朝名臣,死后被安葬在陆浑山。
孤魂:形容房太守的灵魂孤独无依。
孔明:诸葛亮,三国时期蜀汉丞相,以智慧和事迹闻名。
安石:王安石,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此处借指有类似地位的人。
嘉陵涕:指在嘉陵江边的哀泣,可能寓指怀念之情。
楚水:泛指南方的水,与嘉陵江相对,表示地域上的遥远。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历史人物、怀念古人与自然山水的诗句,充满了对过去英雄事迹的回忆和景物的情感寄托。开篇“远闻房太守,归葬陆浑山”,通过对房玄龄墓地的描述,引出了历史的深远感,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古人归宿自然之意的赞美。

“一德兴王后,孤魂久客间”则是对古人忠诚品质的一种颂扬,同时也透露出一种历史沧桑、英雄落寞的情怀。这里的“一德”指的是房玄龄的高尚品德,而“孤魂”则形象地表达了他在世间漂泊多年的孤独与忠诚。

“孔明多故事,安石竟崇班”两句,不仅是对诸葛亮和周瑜这两个历史人物的记忆,还通过他们的事迹强调了忠良之臣的重要性。孔明,即诸葛亮,是三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以智谋闻名;安石,指的是周瑜,南阳人,东吴名将,曾在赤壁大战中击败曹操。这两位历史人物都以其忠诚和才能著称于世。

“他日嘉陵涕,仍沾楚水还”则是诗人对自然山川的一种情感流露,通过水的流动来比喻时间的流逝,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故土的深厚情感。嘉陵,即今四川省境内的嘉陵江,是古代楚国的边界;“沾”字则意味着水流经过的地方,通过这种形象化的语言,诗人将自己的情感与自然融为一体。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和自然景物的描写,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情感世界,同时也展示了古代中国士大夫对于忠诚、智慧以及自然山水的崇尚。

收录诗词(1462)

杜甫(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草堂纪念

  • 字:子美
  • 籍贯: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
  • 生卒年:712-770

相关古诗词

承闻故房相公灵榇自阆州启殡归葬东都有作二首(其二)

丹旐飞飞日,初传发阆州。

风尘终不解,江汉忽同流。

剑动新身匣,书归故国楼。

尽哀知有处,为客恐长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拨闷

闻道云安曲米春,才倾一盏即醺人。

乘舟取醉非难事,下峡消愁定几巡。

长年三老遥怜汝,棙柁开头捷有神。

已办青钱防雇直,当令美味入吾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放船

送客苍溪县,山寒雨不开。

直愁骑马滑,故作泛舟回。

青惜峰峦过,黄知橘柚来。

江流大自在,坐稳兴悠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放船

收帆下急水,卷幔逐回滩。

江市戎戎暗,山云淰淰寒。

村荒无径入,独鸟怪人看。

已泊城楼底,何曾夜色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