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行路难十八首(其三)

璿闺玉墀上椒阁,文窗绣户垂罗幕。

中有一人字金兰,被服纤罗蕴芳藿。

春燕差池风散梅,开帏对景弄禽雀。

含歌揽涕恒抱愁,人生几时得为乐。

宁作野中之双凫,不愿云间之别鹤。

形式: 乐府曲辞 押[药]韵

翻译

在华丽的宫殿椒阁之上,雕花的窗户与绣花的门帘轻轻垂下。
其中居住着一位名叫金兰的佳人,身着轻薄丝衣,散发着芬芳如藿香。
春日里燕子飞舞,微风吹散梅花瓣,她拉开帷幔,对着窗外景致逗弄鸟儿。
她口中含歌却满眼泪水,常常怀抱忧愁,人生何时才能真正欢愉。
宁愿成为田野中成双的野鸭,也不愿做那云间分离的孤鹤。

注释

璿闺:指皇宫中装饰华美的内室。
玉墀:宫殿中的白玉台阶。
椒阁:用花椒木建造的楼阁,象征芳香和尊贵。
文窗:雕刻有精美图案的窗户。
绣户:绣有花纹的门帘。
金兰:这里指女子的名字,也有友情深厚之意。
被服:穿着的衣服。
纤罗:细薄的丝织品。
蕴芳藿:衣服中散发出像藿香一样的香气,形容人清雅芬芳。
春燕差池:春天燕子飞翔,形容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
风散梅:春风将梅花吹散,比喻春日已深或美景易逝。
开帏:打开帷幔,指佳人走出室内。
对景:观赏外面的景色。
弄禽雀:与鸟儿嬉戏,表现一种闲适的生活情趣。
含歌揽涕:口中虽有歌声但眼中含泪,表达内心的哀愁。
宁作:宁愿成为。
野中之双凫:田野里的两只野鸭,比喻平凡而幸福的生活。
云间之别鹤:云中离群的鹤,比喻孤独而高洁,但生活寂寞。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深闺幽居的生活场景,璀璨之中玉墀椒阁,文窗绣户皆是豪华装饰,透露出主人身份尊贵。金兰作字,一人独处,着衣纤罗蕴含芳香,给人以清雅脱俗之感。

春天的燕子在池塘间飞舞,风吹散了梅花,帐幕拉开,对景而立,似乎主人正与禽鸟嬉戏。然而,这种恬静的生活并未带来内心的满足和快乐,反而是含歌涕泪,抱愁不断。

诗人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人们能享受到这般闲适自在的时光实在难得。最后两句“宁作野中之双凫,不愿云间之别鹤”则是诗人的志向,他宁愿做一只自由自在的野鸭,也不愿成为那高飞却孤独的云间异鹤。这不仅是一种生活态度的选择,更隐含着对人生自由与独立追求的渴望。

收录诗词(202)

鲍照(南北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与颜延之、谢灵运合称“元嘉三大家”。汉族,祖籍东海(治所在今山东郯城西南,辖区包括今江苏涟水,久居建康(今南京)。家世贫贱,临海王刘子顼镇荆州时,任前军参军。刘子顼作乱,照为乱兵所杀。他长于乐府诗,其七言诗对唐代诗歌的发展起了很重要的作用。有《鲍参军集》

  • 字:明远
  • 生卒年:约415年~466年

相关古诗词

拟行路难十八首(其六)

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

丈夫生世会几时?安能蹀躞垂羽翼!

弃置罢官去,还家自休息。

朝出与亲辞,暮还在亲侧。

弄儿床前戏,看妇机中织。

自古圣贤尽贫贱,何况我辈孤且直!

形式: 乐府曲辞 押[职]韵

拟行路难十八首(其十四)

君不见少壮从军去。白首流离不得还。

故乡窅窅日夜隔。音尘断绝阻河关。

朔风萧条白云飞。胡笳哀急边气寒。

听此愁人兮奈何。登山远望得留颜。将死胡马迹。

宁见妻子难。男儿生世轗轲欲何道。

绵忧摧抑起长叹。

形式: 乐府曲辞

拟行路难十八首(其九)

剉蘖染黄丝。黄丝历乱不可治。昔我与君始相值。

尔时自谓可君意。结带与我言。死生好恶不相置。

今日见我颜色衰。意中索寞与先异。

还君金钗玳瑁簪。不忍见之益愁思。

形式: 乐府曲辞 押[寘]韵

拟行路难十八首(其八)

中庭五株桃。一株先作花。阳春夭冶二三月。

从风簸荡落西家。西家思妇见悲惋。

零泪沾衣抚心叹。初我送君出户时。

何言淹留节回换。床席生尘明镜垢。

纤腰瘦削发蓬乱。人生不得恒称意。

惆怅徙倚至夜半。

形式: 乐府曲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