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冬塞马来,不意破高垒。
纵有飞将军,仓皇那可恃。
杀气与人烟,相侵惨如此。
树寒啼老鸱,月黑乱新鬼。
亲戚一闻变,竞走霜风里。
宁言积血腥,各认骸骨是。
群号振山颠,万泪迸湍水。
俯身不回顾,忽复黄尘起。
潜伏林谷中,狡黠殊无比。
部落入空壁,屠戮甚羊豕。
劫掳又北驱,哽咽苦千里。
男女不两存,去留见生死。
生者讵得归,死者长已矣。
嗟哉仗钺人,奋烈向朔鄙。
不详
山东临清人。十六岁时作乐府商调,流传颇广,后折节读书,刻意为歌诗,以声律有闻于时。嘉靖间,挟诗卷游京师,与李攀龙、王世贞等结诗社,为“后七子”之一,倡导为诗摹拟盛唐,主张“选李杜十四家之最者,熟读之以夺神气,歌咏之以求声调,玩味之以裒精华。”后为李攀龙排斥,削名“七子”之外,客游诸藩王间,以布衣终其身。其诗以律句绝句见长,功力深厚,句响字稳,著有《四溟集》、《四溟诗话》
客子寄书来,关山正雨雪。
恍如对面时,翻然几披阅。
冻笔挥亦难,言之意弥切。
驿树共萧条,而能念薄劣。
我今知尔心,可置管鲍列。
人生多交游,但恐久离别。
盛年拟会期,白首独愁绝。
有怀空自歌,月明谁击节。
林磬何悠悠,庭雪复灿灿。
冲寒过支公,相围地炉炭。
一谈得真蕴,贝叶徒满案。
学禅若栽松,老有万枝干。
谁能顿悟间,森然俱斩断。
见心是道侣,寂寂坐夜半。
慧灯无际光,照破几梦幻。
生死譬朝夕,岁尽岂嗟叹。
处世各有缘,焉得不聚散。
明春杖锡行,孤云渺天畔。
岧峣五华山,玄都据其下。
秋草没行径,弥年绝车马。
我忆昔访真,抚景援毫写。
鹤雏步阶石,松子落屋瓦。
繁阴爱青萝,席地不知夏。
道侣话丹经,因之命玉斝。
宁学鍊九还,黄金亦土苴。
瑶草元无根,俯拾秀盈把。
留侯早辟谷,信哉汉恩寡。
藏用复何人,大隐任朝野。
嗟彼尘垢中,谁是无营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