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蛮(其八)

牡丹花谢莺声歇,绿杨满院中庭月。相忆梦难成,背窗灯半明。

翠钿金压脸,寂寞香闺掩。人远泪阑干,燕飞春又残。

形式: 词牌: 菩萨蛮

翻译

牡丹花谢,夜莺也停止了歌声,月光在满种满绿杨的庭院。我思念着你难以入梦,背窗陪伴着长夜孤灯,看着它昏昏欲。
玉翠金钿低垂在我的脸上,在紧闭着门窗的闺阁里,我只觉心中满是孤寂。想到远在边关的亲人,想一想燕子衔走的春光,伤心的泪,不停地淌!

注释

牡丹花谢:形容春天已过。
梦难成:指难以入眠。
背窗:谓人面背窗。
翠钿:绿色的花钿,用翡翠(青绿色)珠玉制成的首饰。
花钿,又名花子、媚子、施眉心,古代妇女面额上的一种妆饰。
唐代妇女多用金箔、彩纸等剪成花样贴在额上以为妆饰。
金压脸,指以黄粉敷面。
香闺:女子居室。
阑干:纵横。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温庭筠的作品,名为《菩萨蛮·其八》。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一股淡淡的忧伤和孤独之情。

"牡丹花谢莺声歇" 一句,描绘了牡丹花瓣凋零,莺鸟不再歌鸣的情景,透露出一种物是人非的哀愁。牡丹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富贵与繁华,而莺鸟则常被赋予情感深厚之意,这里它们共同构成了一幅春尽时节的画面。

"绿杨满院中庭月",诗人通过这句描绘了一个静谧而又有些许寂寞的夜晚场景。月光洒在院落之中,绿色的杨柳在夜风中轻轻摇曳,这份宁静与孤独交织在一起。

接下来的"相忆梦难成,背窗灯半明",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所思之人的深切怀念。梦想连结两地的距离,但终究是难以实现的愿望。而那半明半暗的灯光,则更添了一份无尽的寂寞和不确定。

"翠钿金压脸,寂寞香闺掩" 中,翠钿即翡翠制成的首饰,这里用来形容诗人所戴之物,或许是为了遮掩心中的哀愁。香闺指的是精致雅致的女子居室,而这里被寂寞和孤独所充斥,门窗紧闭,似乎是对外界的一种封锁。

"人远泪阑干,燕飞春又残" 这两句则更深刻地表达了诗人的离愁。人去楼空,泪水沿着栏杆滴落,心中所思之人已经远去,而眼前的世界只剩下燕子在天际飞翔,以及即将凋零的春天,这一切都让诗人感到无尽的哀伤。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私室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相思之情。温庭筠以其特有的艺术手法,将个人情感与外在世界融合,使得这份寂寞与哀愁变得更加深邃而难以触及。

收录诗词(393)

温庭筠(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词人。本名岐。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所以也有“温八叉”之称。然恃才不羁,又好讥刺权贵,多犯忌讳,取憎于时,故屡举进士不第,长被贬抑,终生不得志。官终国子助教。精通音律。工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其诗辞藻华丽,秾艳精致,内容多写闺情。其词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为“花间派”首要词人,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在词史上,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存词七十余首。后人辑有《温飞卿集》及《金奁集》

  • 字:飞卿
  • 籍贯: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东南)
  • 生卒年:约812—866

相关古诗词

菩萨蛮(其九)

满宫明月梨花白,故人万里关山隔。金雁一双飞,泪痕沾绣衣。

小园芳草绿,家住越溪曲。杨柳色依依,燕归君不归。

形式: 词牌: 菩萨蛮

菩萨蛮(其十)

宝函钿雀金鸂鶒,沉香阁上吴山碧。杨柳又如丝,驿画春雨时。

画楼音信断,芳草江南岸。鸾镜与花枝,此情谁得知?

形式: 词牌: 菩萨蛮

菩萨蛮(其十一)春闺

南园满地堆轻絮,愁闻一霎清明雨。雨后却斜阳,杏花零落香。

无言匀睡脸,枕上屏山掩。时节欲黄昏,无憀独倚门。

形式: 词牌: 菩萨蛮

菩萨蛮(其十二)

夜来皓月才当午,重帘悄悄无人语。深处麝烟长,卧时留薄妆。

当年还自惜,往事那堪忆。花露月明残,锦衾知晓寒。

形式: 词牌: 菩萨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