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掖垣携爱客,胜地赏年光。
向竹过宾馆,寻山到妓堂。
歌声掩金谷,舞态出平阳。
地满簪裾影,花添兰麝香。
莺啼春未老,酒冷日犹长。
安石风流事,须归问省郎。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钱起的作品,名为《奉陪郭常侍宴浐川山池》。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应邀之作,描绘了一场在浐川山池举行的宴会。
"掖垣携爱客,胜地赏年光。" 这两句表明诗人随着亲近的朋友(爱客)一同前往美丽的胜地,在那里享受时光,颇有闲情逸致之感。
"向竹过宾馆,寻山到妓堂。" 这里写出了宴会举行的地点,是在竹林间的宾馆以及位于山中的妓堂。诗人通过这些描写,营造出一种隐逸而又不失奢华的氛围。
"歌声掩金谷,舞态出平阳。" 这两句则是对宴会上歌舞升平的场景进行描绘。金谷、平阳都是地名,但在这里更多地表现为宴会的盛况,以及歌舞给人带来的视觉和听觉上的享受。
"地满簪裾影,花添兰麝香。" 这两句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如地上满是簪裾(即妇女装饰用的发簪)之影,花中弥漫着兰麝的芬芳,展现了宴会上的繁华与美好。
"莺啼春未老,酒冷日犹长。" 这两句诗表达了宴会上对春天美好的享受,以及虽然时间已过了一部分,但宴会的气氛依旧热烈,酒尚未喝完,日光也还很充足。
最后一句 "安石风流事,须归问省郎。" 则是诗人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希望能够与朋友共享这份美好时光,同时也透露出宴会即将结束,需要向主人(省郎)告别的意愿。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流畅的语言,展现了一场在山池之间举行的宴会盛况,以及诗人对美好时光与友情的珍视。
不详
汉族,唐代诗人。早年数次赴试落第,唐天宝十年(751年)进士,大书法家怀素和尚之叔。初为秘书省校书郎、蓝田县尉,后任司勋员外郎、考功郎中、翰林学士等。曾任考功郎中,故世称“钱考功”。代宗大历中为翰林学士。他是大历十才子之一,也是其中杰出者,被誉为“大历十才子之冠”。又与郎士元齐名,称“钱郎”,当时称为“前有沈宋,后有钱郎。”
同心而早世,天道亦何论。
独有山阳宅,平生永不谖。
青溪引白鸟,流涕吊芳荪。
蔓草入空室,丛篁深毁垣。
旧游还在眼,神理更忘言。
唯见东山月,人亡不去门。
荷蓑趣南径,戴胜鸣条枚。
溪雨有馀润,土膏宁厌开。
沟塍落花尽,耒耜度云回。
谁道耦耕倦,仍兼胜赏催。
日长农有暇,悔不带经来。
际晚绿烟起,入门芳树深。
不才叨下客,喜宴齿诸簪。
夜月仍携妓,清风更在林。
彩毫挥露色,银烛动花阴。
自接通家好,应知待士心。
向隅逢故识,兹夕愿披襟。
隐几无名老,何年此陆沈。
丘园自得性,婚嫁不婴心。
岁计因山薄,霞栖在谷深。
设罝连草色,晒药背松阴。
触兴云生岫,随耕鸟下林。
支颐笑来客,头上有朝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