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赵止善(其一)

自处若素士,不知为贵游。

多闻每是正,寡欲更清修。

方借望郎重,已深宗国忧。

嗟哉事竟尔,乔木委林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翻译

他独自一人如同朴素的士人,不知道自己属于贵族阶层。
广泛的知识常常带来正确的见解,淡泊的欲望使他更加清心修炼。
他正期待着国家的重托,内心深深忧虑着国家的安危。
唉,世事竟会如此,如同高大的树木枯萎,落在山林之中。

注释

自处:独自生活。
若素士:如同朴素的士人。
贵游:贵族阶层。
多闻:广泛的知识。
每是正:常常带来正确的见解。
寡欲:淡泊的欲望。
方借:正期待着。
望郎:国家的重托。
宗国:国家。
嗟哉:唉。
事竟尔:世事竟会如此。
乔木:高大的树木。
委林丘:枯萎落在山林之中。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位隐士自甘平淡,不慕虚名的生活态度。开篇“自处若素士,不知为贵游”表明诗人选择了与世俗格格不入的简单生活,对于外界的荣华富贵并不了解也无所谓。接下来的“多闻每是正,寡欲更清修”则强调了诗人对于道德修养的追求和自我克制的决心,即使是在众声喧哗中,也坚持自己的正确立场,并且进一步修炼自己,以减少私欲,保持内心的清明。

“方借望郎重,已深宗国忧”一句,则转向了对国家和民族的关切。尽管诗人本身选择了隐逸之路,但仍然关注着世间的大事,对于家族和国家的未来感到担忧。此处“方借望郎重”可能是指希望能有贤能之士出山相助,而“已深宗国忧”则表明诗人内心深藏的忧虑,虽身在田园,但心系朝廷。

末了的两句“嗟哉事竟尔,乔木委林丘”则是一种无奈和悲凉的情感流露。诗人对于世事难以如愿的现实表示了叹息,而“乔木委林丘”则可能是用来比喻人生的坎坷和不易预料,树木倒在林中小山上,象征着生命力的脆弱和无常。

整首诗通过对隐逸生活的描绘,以及内心深处对于世事的关切,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

收录诗词(408)

牟巘(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二二七~一三一一),一字献之,学者称陵阳先生,徙居湖州(今属浙江)。以父荫入仕,曾为浙柬提刑。理宗朝,累官大理少卿,以忤贾似道去官。恭宗德祐二年(一二七六)元兵陷临安,即杜门不出,隐居凡三十六年,卒年八十五。有《陵阳集》二十四卷(其中诗六卷)。事见《宋元学案》卷八○,清光绪《井研县志》卷三一有传。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校以清乾隆十二年周永年刻《陵阳先生集》(简称周本)、清抄本(藏北京图书馆)。底本诗集外之诗及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 字:献甫
  • 籍贯:井研(今属四川)

相关古诗词

挽赵春谷(其二)

子美转同谷,灵均怀此都。

修名千载短,多难一臣孤。

天意终难料,心期自不渝。

西风吹更急,萧索间泉途。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

挽赵春谷(其三)

北弁方胥会,西崦遽莫追。

津梁摩诘病,台沼雍门悲。

鹤有还家梦,乌无反哺期。

泷冈松槚近,足慰九原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挽赵春谷(其一)

堕地追风骥,垂天驾海鹏。

嗟哉中道止,藉甚到今称。

几士待举火,一生甘饮冰。

居然使蹠寿,念此拂人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蒸]韵

挽赵碧兰母刘氏

苗裔真王后,仪型老监同。

庭惟参玉树,气未感秋蓬。

衣制先期具,舟藏半夜空。

故应芳懿在,位刻贲幽宫。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