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春半月未有梅花

枯树扶疏水满池,攀翻未见玉团枝。

应羞无雪教谁伴,未肯先春独探支。

几度杖藜贪看早,一年芳信恨开迟。

留连东阁空愁绝,只误何郎作好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翻译

枯树稀疏倒映在满池水中,我寻找却未见那洁白如玉的花枝。
它似乎羞于没有雪花陪伴,不愿在春天来临前独自绽放。
我多次拄着藜杖贪恋早春的美景,遗憾花开得太迟。
我在东阁流连,心中充满愁绪,只怪何郎为何要写出这令人心碎的诗句。

注释

枯树:形容树木凋零。
扶疏:稀疏不密的样子。
水满池:池塘水满。
玉团枝:比喻洁白或美丽的花朵。
羞:感到羞愧或不好意思。
无雪:没有雪花。
教谁伴:没有伴侣。
先春:比春天更早。
杖藜:藜杖,拐杖。
贪看早:渴望早些看到。
恨开迟:遗憾花开得晚。
东阁:古代官署中的厅堂,这里指诗人所在之处。
空愁绝:满怀愁苦。
误:错怪。
何郎:何人,这里可能指诗人自己或他人。
好诗:优美的诗。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又略带哀愁的早春景象。开篇“枯树扶疏水满池,攀翻未见玉团枝”两句,通过对枯树和池水的描述,营造出一种期待与等待的情绪。诗人似乎在寻觅着某种东西,但却又没有找到。

接着,“应羞无雪教谁伴,未肯先春独探支”这两句,则流露出诗人对梅花不按时而至的惋惜和期待之情。梅花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坚贞不屈和高洁脱俗,而此刻却未能如期而至,诗人便感到了一种孤独和无奈。

“几度杖藜贪看早,一年芳信恨开迟”这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春天到来的期待以及对梅花迟迟不开的失望。每一次去寻觅,都是带着迫切的心情,而一年一度的美好总是让人觉得来得太慢。

最后,“留连东阁空愁绝,只误何郎作好诗”则是一种自嘲和无奈。诗人似乎在责怪自己为何要在这个时候写下这样的一首诗,表达了对美好的渴望以及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差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梅花的期待和失望,抒发了诗人内心的孤独感和对美好事物到来的渴望。

收录诗词(75)

尤袤(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小字季长,晚年号乐溪、木石老逸民。南宋著名诗人、大臣、藏书家。祖父尤申,父尤时享,治史擅诗。绍兴十八年(1148年),登进士第。初为泰兴令。孝宗朝,为大宗正丞,累迁至太常少卿,权充礼部侍郎兼修国史,又曾权中书舍人兼直学士。光宗朝为焕章阁侍制、给事中,后授礼部尚书兼侍读。卒后谥号“文简”。与杨万里、范成大、陆游并称为“南宋四大诗人”。原有《梁溪集》五十卷,早佚。清人尤侗辑有《梁溪遗稿》两卷,刊行于时

  • 字:延之
  • 号:遂初居士
  • 生卒年:mào)(1127年—1202年

相关古诗词

正月二十八日夜大雪

一冬无雪润田畴,渴井泉源冻不流。

昨夜忽飞三尺雪,今年须兆十分秋。

占时父老应先喜,忍冻饥民莫漫愁。

晴色已回春气候,晚风摇绿看来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玉簪花一名鹭鸶

一种幽花迥出尘,孤高耻逐艳阳辰。

瑶枝巧插青鸾扇,玉蕊斜攲白鹭巾。

难与松筠争岁晚,也同葵藿趁时新。

西风昨夜惊庭绿,满院清香恼杀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甲午春前得雪(其一)

寒声昨夜响萧萧,逗晓阶庭亦已消。

残腊距春无几日,一年飞雪只今朝。

微阳欲动梅惊萼,馀润才沾麦放苗。

天意未能违物意,漫留残白占山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甲午春前得雪(其三)

冻云排阵拥山椒,待伴还应不肯消。

皎月冰壶千顷夜,冷烟茅屋几家朝。

梅枝堆亚难寻萼,萱草侵凌不辨苗。

残甲败鳞随处是,被谁敲折玉龙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