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喧喧五衢上,鞍马自驱驰。
落日临阡陌,贫交欲别离。
早知时事异,堪与世人随。
握手将何赠,君心我独知。
这首诗描绘了朋友分别时的情景,充满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世事变迁的感慨。开篇“喧喧五衢上,鞍马自驱驰”生动地勾勒出了一幅热闹街市中人们来去匆匆,朋友骑马准备离别的画面。“落日临阡陌,贫交欲别离”则表达了在夕阳的映照下,朋友之间的情谊虽然卑微,却又不忍心别离。诗人通过“早知时事异,堪与世人随”表达了对现实变化无常的洞察,以及面对这种变化,只能顺其自然的心境。
最后两句“握手将何赠,君心我独知”,则深情地表达了对朋友心意的理解和珍惜。在这里,“握手”代表了告别时的深情,“将何赠”暗示着或许有某种心意想要馈赠给对方,但又含糊其辞,只留给读者无限遐想。而“君心我独知”则强调了诗人对朋友心意的独特理解,增添了一份深沉的情感。整首诗通过对分别场景和情感的刻画,展现了诗人内心的丰富情感和深邃思想。
不详
(一作洞),生卒年、,唐代诗人。登进士第,大历中曾任拾遗、补阙等职。集贤学士。其余事迹不祥。唐朝大历年间和李端、卢纶、吉中孚、韩翃、钱起、司空曙、苗发、耿湋、夏侯审合称“大历十才子”。的诗现在仅存一卷,唐人高仲武《中兴间气集》选录了崔诗九首,并评价云:“崔拾遗,文彩炳然,意思方雅。”
爱尔无羁束,云山恣意过。
一身随远岫,孤棹任轻波。
世事关情少,渔家寄宿多。
芦花浅淡处,江月奈人何。
陶令之官去,穷愁惨别魂。
白烟横海戍,红叶下淮村。
澹浪摇山郭,平芜到县门。
政成堪吏隐,免负府公恩。
仙客辞萝月,东来就一官。
且归沧海住,犹向白云看。
猿叫江天暮,虫声野浦寒。
时游镜湖里,为我把鱼竿。
得道云林久,年深暂一归。
出山逢世乱,乞食觉人稀。
半偈初传法,中峰又掩扉。
爱憎应不染,尘俗自依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