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仙客辞萝月,东来就一官。
且归沧海住,犹向白云看。
猿叫江天暮,虫声野浦寒。
时游镜湖里,为我把鱼竿。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仙客辞别萝月,东行就职的一种超脱世俗的生活状态。"且归沧海住,犹向白云看"表达了仙客对自由自在、超凡脱俗的向往。而"猿叫江天暮,虫声野浦寒"则是对自然景象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淡远幽静的氛围。最后两句"时游镜湖里,为我把鱼竿"则展示了诗人与这位仙客之间的情谊,以及对对方超脱红尘、隐居田园生活的期许和祝愿。
从艺术风格上看,这首诗语言简洁优美,意境清新淡远,充满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诗人通过对仙客东行与归隐的描写,以及对自然之美的捕捉,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寄情于山水之间的情怀。
不详
(一作洞),生卒年、,唐代诗人。登进士第,大历中曾任拾遗、补阙等职。集贤学士。其余事迹不祥。唐朝大历年间和李端、卢纶、吉中孚、韩翃、钱起、司空曙、苗发、耿湋、夏侯审合称“大历十才子”。的诗现在仅存一卷,唐人高仲武《中兴间气集》选录了崔诗九首,并评价云:“崔拾遗,文彩炳然,意思方雅。”
得道云林久,年深暂一归。
出山逢世乱,乞食觉人稀。
半偈初传法,中峰又掩扉。
爱憎应不染,尘俗自依依。
佳句应无敌,贞心不有猜。
惭为丈人行,怯见后生才。
泛舸贪斜月,浮桡值早梅。
绿杨新过雨,芳草待君来。
辞家年已久,与子分偏深。
易得相思泪,难为欲别心。
孤云随浦口,几日到山阴。
遥想兰亭下,清风满竹林。
见君还此地,洒泪向江边。
国士劳相问,家书无处传。
荒城胡马迹,塞木戍人烟。
一路堪愁思,孤舟何渺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