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丘三首郑君明德偕廉夫伯雨诸公同赋次东坡先生韵(其一)

篙师郭西门,矫首霞外岭。

森秀未及探,荒苔吊秋井。

剑精沉夜白,漆炬翳馀耿。

嗟哉龙虎威,零落等虫黾。

一峰直海涌,破地出魁矿。

流观劈坼状,髣髴神工猛。

授此窟室雄,能无霸图骋。

让王东采药,为态本栖哽。

焉知牧野捷,吴业就已顷。

风尘阅成败,宗社属衰冷。

不遣忠勇臣,相符带河永。

词场亦何为,发嘅当晚景。

高贤惜地灵,倦鹤顾山影。

愿买阳羡田,早从居吴请。

形式: 古风 押[梗]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虎丘山的壮丽景色和历史沧桑,以及对古代英雄的缅怀与感慨。

首句“篙师郭西门,矫首霞外岭”,以篙师(可能指船夫)的视角,描绘了山岭在霞光中挺拔的姿态,展现出虎丘山的雄伟景象。接下来,“森秀未及探,荒苔吊秋井”则通过未被探索的茂密森林和秋日荒凉的古井,营造了一种神秘而略带凄凉的氛围。

“剑精沉夜白,漆炬翳馀耿”两句,运用象征手法,将剑的精光比作夜空中的白光,漆炬的微光则暗示着历史的痕迹,进一步强化了虎丘山的历史厚重感。

“嗟哉龙虎威,零落等虫黾”表达了对过去辉煌的龙虎之威如今仅剩零落的感慨,如同昆虫般微不足道,体现了对历史变迁的深沉思考。

“一峰直海涌,破地出魁矿”描绘了一座直插云霄的山峰,仿佛是大地深处的矿石被挖掘而出,象征着虎丘山的坚韧与不屈。

“流观劈坼状,髣髴神工猛”通过流动的视角,展现了山峰的裂痕,仿佛是神力的痕迹,强调了自然力量的壮观。

“授此窟室雄,能无霸图骋”则将山峰比作雄伟的洞穴,暗示着这里曾是英雄豪杰的领地,激发了人们对权力与英雄主义的想象。

“让王东采药,为态本栖哽”引用了古代传说,描述了让王东行采药的故事,反映了古代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方式。

“焉知牧野捷,吴业就已顷”提到牧野之战和吴国的兴衰,表达了对历史转折点的深刻洞察。

“风尘阅成败,宗社属衰冷”总结了历史的轮回,无论是胜利还是失败,最终都归于平静与冷寂。

“不遣忠勇臣,相符带河永”表达了对忠诚勇敢之人的怀念,希望他们的精神能够永远流传。

“词场亦何为,发嘅当晚景”则转向文学创作,提出问题:在这样的晚景下,诗歌的意义何在?

“高贤惜地灵,倦鹤顾山影”表达了对虎丘山独特地理环境的珍视,以及对疲惫的仙鹤(可能象征诗人)回望山影的感慨。

“愿买阳羡田,早从居吴请”表达了诗人希望在阳羡(今江苏宜兴)购买田地,早日移居吴地的愿望,或许是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虎丘山自然景观的描绘,结合历史故事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历史变迁、人性光辉以及理想生活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10)

陈谦(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虎丘三首郑君明德偕廉夫伯雨诸公同赋次东坡先生韵(其二)

客游九龙冈,道出白虎岭。

拄杖谙独登,煎茶汲僧井。

歌客寡俦匹,历览思弥耿。

昆礏抵乌鹊,燕金掷蛙黾。

差将第一义,喻彼山下矿。

坡公诗家豪,性具佛勇猛。

山川与笔力,神鬼助奔骋。

搜冥百怪穷,吊冢孤鹤哽。

宁容沟浍雨,汪洋敌千顷。

情深事偶从,魂在骨未冷。

寒泉兼古木,笼络归隽永。

盘陀延小酌,反照藉馀景。

誓须浮海航,回望孤塔影。

名不系除书,山林恣参请。

形式: 古风 押[梗]韵

虎丘三首郑君明德偕廉夫伯雨诸公同赋次东坡先生韵(其三)

昔游第一峰,遍数东南岭。

传闻吴阖闾,曾照山上井。

谁期此一杯,玉雁閟孤耿。

夫差小儿态,踊跃类蛙黾。

眼看双龙剑,迹寄山石矿。

再鼓气已衰,功亏前王猛。

成名乞敌竖,车辙断遐骋。

青青土中血,似托仙题哽。

中原泣诸姬,大业弃俄顷。

青荧溪泉动,蔽翳山木冷。

往事何足谈,飘花日初永。

湛卢有馀辉,中夜凌倒景。

好奇谁往候,微月照人影。

正恐化蜿蜒,飞扬讵容请。

形式: 古风 押[梗]韵

学士山怀古

枕湖列层岑,葱郁聚云族。

出郭才三里,方舟渐通麓。

曾邀昔贤赏,名胜皆可录。

双峰夹亭榭,崇阜富杉竹。

我家世结邻,数椽依古木。

怀钦索遗址,半与松根伏。

碑缺篆无存,揣文须穆卜。

坡仙岂遂往,或寓幽人屋。

据梧缅高风,秋阴吹肃肃。

形式: 古风

游子吟

母爱儿,比瑶草,百花□头春浩浩,结绿悬黎总非宝。

朝居目前暮怀抱,顷刻相违作忧恼。

儿兮劝尔无出游,忍令母心日夜忧。

纫衣一针一度钩,针线不比心绸缪。

儿嬉斗草拈春缕,绿缛青葱不堪数。

楚人只解歌王孙,萋萋乃有子母恩。

徂徕松,淇园竹,人生长生胜他木,千年万年春草绿。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