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丘三首郑君明德偕廉夫伯雨诸公同赋次东坡先生韵(其三)

昔游第一峰,遍数东南岭。

传闻吴阖闾,曾照山上井。

谁期此一杯,玉雁閟孤耿。

夫差小儿态,踊跃类蛙黾。

眼看双龙剑,迹寄山石矿。

再鼓气已衰,功亏前王猛。

成名乞敌竖,车辙断遐骋。

青青土中血,似托仙题哽。

中原泣诸姬,大业弃俄顷。

青荧溪泉动,蔽翳山木冷。

往事何足谈,飘花日初永。

湛卢有馀辉,中夜凌倒景。

好奇谁往候,微月照人影。

正恐化蜿蜒,飞扬讵容请。

形式: 古风 押[梗]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深刻反思与感慨,充满了对过去辉煌与现今衰败的对比。诗中以虎丘这一历史名胜为背景,通过“昔游”、“传闻”、“夫差”等词引入历史故事,如吴越争霸中的阖闾与夫差,以及与之相关的双龙剑、山石矿等象征物,展现了历史的变迁与英雄的陨落。

“玉雁閟孤耿”、“青青土中血”等句,运用形象的比喻,表达了对历史人物命运的同情与哀叹。同时,“中原泣诸姬,大业弃俄顷”则揭示了历史的无情与英雄梦想的破灭,让人感受到一种深深的悲凉与无奈。

诗的后半部分转向对自然景象的描写,如“青荧溪泉动,蔽翳山木冷”,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观,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深沉的氛围,进一步强化了对历史沧桑感的表达。最后,“湛卢有馀辉,中夜凌倒景”一句,以宝剑的光辉象征历史的痕迹,即使在夜晚也能照亮黑暗,寓意着历史虽已逝去,但其影响与价值依然存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事件及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深刻思考与感慨,以及对英雄梦想与现实之间巨大落差的反思。语言凝练,情感丰富,富有哲理意味,体现了元代文人的深厚人文关怀和对历史的独到见解。

收录诗词(10)

陈谦(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学士山怀古

枕湖列层岑,葱郁聚云族。

出郭才三里,方舟渐通麓。

曾邀昔贤赏,名胜皆可录。

双峰夹亭榭,崇阜富杉竹。

我家世结邻,数椽依古木。

怀钦索遗址,半与松根伏。

碑缺篆无存,揣文须穆卜。

坡仙岂遂往,或寓幽人屋。

据梧缅高风,秋阴吹肃肃。

形式: 古风

游子吟

母爱儿,比瑶草,百花□头春浩浩,结绿悬黎总非宝。

朝居目前暮怀抱,顷刻相违作忧恼。

儿兮劝尔无出游,忍令母心日夜忧。

纫衣一针一度钩,针线不比心绸缪。

儿嬉斗草拈春缕,绿缛青葱不堪数。

楚人只解歌王孙,萋萋乃有子母恩。

徂徕松,淇园竹,人生长生胜他木,千年万年春草绿。

形式: 古风

过吴江

第四桥下风水恶,千斛舟中心骨惊。

蛟龙有时就庙食,鸿雁每岁不南征。

松江太湖会合地,暮雨寒涛交战声。

独客倚篷归叹息,崎岖世路何由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游虎丘次仲举韵

虎丘虎踞仍龙蟠,出郭先见翠巑岏。

金玉黄炉灰劫远,旃檀古林风雨寒。

僧来引绠动春涧,人醉拂花眠石坛。

为语金坡王学士,巨然曾画此山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