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雨轩

无田妻啼饥,有田稻蟠泥。

等为饥所驱,贫富亦两齐。

雨中窗下眠,窗外芭蕉语。

置书且安眠,催租吏如雨。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贫苦农民在雨中的生活境遇与内心感受,充满了深沉的悲悯之情。

首句“无田妻啼饥”,开篇即点明了主人公的困境——没有田地耕种,妻子因饥饿而哭泣。接着,“有田稻蟠泥”一句形成对比,指出即便有田可耕,稻谷却因泥泞而难以收获,暗示了丰收无望的现实。这两句通过贫富对比,展现了农民生活的艰辛与无奈。

“等为饥所驱,贫富亦两齐”进一步深化了主题,指出无论是贫穷还是富有,在饥饿面前都显得平等。这种对社会不公的感慨,体现了诗人对底层人民命运的关注和同情。

“雨中窗下眠,窗外芭蕉语”描绘了主人公在雨天中的生活状态——在简陋的居所中寻求片刻的安宁,窗外的芭蕉似乎在诉说着风雨中的哀愁。这一场景营造了一种凄凉而又静谧的氛围,增强了诗歌的情感表达。

最后,“置书且安眠,催租吏如雨”以形象的比喻,将催租的官吏比作倾盆大雨,生动地表现了农民面对苛捐杂税时的压迫感和无力感。这句话不仅揭示了当时社会的剥削现象,也表达了诗人对农民疾苦的深切同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对比,展现了农民在贫困与苦难中的生活状态,以及诗人对他们命运的深切关怀。

收录诗词(643)

赵秉文(金)

成就

不详

经历

书法家。磁州滏阳(今河北磁县)人。世宗大定二十五年进士,调安塞主簿。历平定州刺史,为政宽简。累拜礼部尚书。哀宗即位,改翰林学士,同修国史。历仕五朝,自奉如寒士,未尝一日废书。能诗文,诗歌多写自然景物,又工草书,所著有《闲闲老人滏水文集》

  • 字:周臣
  • 号:闲闲居士
  • 籍贯:晚年称闲闲老
  • 生卒年:1159~1232

相关古诗词

拟东坡谪居三适(其一)旦起咽日

老人畏朝寒,常恨为物役。

爬搔未云已,简书催我出。

尔来先朝参,晨起喜见日。

王事有期程,安能待子息。

披衣向东方,聊复效龟吸。

渐渐支体柔,谷谷真气入。

少焉肝肠暖,阳和通百脉。

吾年六秩馀,前路那可必。

未来不吾预,已逝安容息。

及此未病閒,聊冀一溉益。

形式: 古风

拟东坡谪居三适(其二)午窗曝背

清晨了公事,及午身得闲。

南荣有晴日,曝背于其閒。

稍稍阳光舒,融融和气还。

时携一册书,眼花纷斓斑。

倦即枕书卧,散尽腰脚顽。

清于三杯馀,甜胜一味跧。

人间有此适,不忧天公悭。

世人慕暖热,肉屏醉云鬟。

虽得一饷乐,忧喜常相关。

痴儿亦笑我,市中有樵山。

形式: 古风 押[删]韵

拟东坡谪居三适(其三)夜卧煖炕

京师苦寒岁,桂玉不易求。

斗粟换束薪,掉臂不肯酬。

日粜五升米,未有旦夕忧。

近山富黑瑿,百金不难谋。

地炕规玲珑,火穴通深幽。

长舒两脚睡,暖律初回邹。

门前三尺雪,鼻息方齁齁。

田家烧榾柮,湿烟泫泪流。

浑家身上衣,炙背晓未休。

谁能献此术,助汝当衾裯。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仿圣俞月出断岸口二首(其一)

末伏暑尚在,雨点落未落。

梦觉起视夜,缺月挂屋角。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