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郊燕集

济济众君子,高宴及时光。

群山霭遐瞩,绿野布熙阳。

列坐遵曲岸,披襟袭兰芳。

野庖荐嘉鱼,激涧泛羽觞。

众鸟鸣茂林,绿草延高冈。

盛时易徂谢,浩思坐飘飏。

眷言同心友,兹游安可忘。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翻译

众多的贤德之人聚在一起,欢享这美好的时光。
群山在远方若隐若现,绿色田野上洒满和煦阳光。
大家沿着弯曲的河岸依次而坐,敞开衣襟,沐浴着兰花的芬芳。
乡村的厨师献上美味的鱼肴,清澈的溪流中漂浮着酒杯,畅饮欢歌。
众多的鸟儿在茂密的树林中鸣叫,绿色的草地延伸到高高的山岗。
盛大的时光容易消逝,深沉的思绪随风飘扬。
回想起志同道合的朋友,这次出游怎能忘记。

注释

济济:形容人多且有才德。
霭:云雾弥漫的样子,这里形容山的朦胧。
遐瞩:向远处看。
绿野:绿色的田野。
熙阳:温暖的阳光。
列坐:排列而坐。
披襟:敞开衣襟,表示轻松自在。
袭兰芳:被兰花的香气包围。
野庖:乡村的厨师。
嘉鱼:美味的鱼。
激涧:湍急的山涧。
泛羽觞:在水中漂浮酒杯,古代的一种游戏或饮酒方式。
茂林:繁茂的树林。
延:延伸。
高冈:高地,山冈。
盛时:美好的时光。
徂谢:消逝,离去。
浩思:深远的思绪。
眷言:怀念地说。
同心友:志同道合的朋友。
兹游:这次出游。
安可忘:怎能忘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在西郊举行的宴集景象,充满了对自然美景与友情的赞美。诗人用“济济众君子”开篇,设定了一个欢乐和谐的氛围。“高宴及时光”则表明了宴会是在一个阳光灿烂的午后举行的。

接下来的“群山霭遐瞩,绿野布熙阳”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风景画面。山川与青草交织在一起,展现了大自然的美好。而“列坐遵曲岸,披襟袭兰芳”则细腻地刻画出了宾客们坐在曲折的河岸旁,衣襟飘逸间带着兰花的清香。

宴会上的丰盛与欢乐通过“野庖荐嘉鱼,激涧泛羽觞”得到了体现。诗人用“众鸟鸣茂林,绿草延高冈”来描绘大自然对这场宴集的见证和祝福。

最后,“盛时易徂谢,浩思坐飘飘”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时光易逝的感慨。而“眷言同心友,兹游安可忘”则是诗人对这次与知己共度的欢乐时光深藏于心,并希望它能够成为难以忘怀的记忆。

收录诗词(568)

韦应物(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中国唐代诗人。汉族。今传有10卷本《韦江州集》、两卷本《韦苏州诗集》、10卷本《韦苏州集》。散文仅存一篇。因出任过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诗风恬淡高远,以善于写景和描写隐逸生活著称

  • 籍贯:长安(今陕西西安)
  • 生卒年:737~792

相关古诗词

西亭

亭宇丽朝景,帘牖散暄风。

小山初构石,珍树正然红。

弱藤已扶树,幽兰欲成丛。

芳心幸如此,佳人时不同。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西涧种柳

宰邑乖所愿,僶俛愧昔人。

聊将休暇日,种柳西涧滨。

置锸息微倦,临流睇归云。

封壤自人力,生条在阳春。

成阴岂自取,为茂属佗辰。

延咏留佳赏,山水变夕曛。

形式: 古风

观田家

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

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

丁壮俱在野,场圃亦就理。

归来景常晏,饮犊西涧水。

饥劬不自苦,膏泽且为喜。

仓廪无宿储,徭役犹未已。

方惭不耕者,禄食出闾里。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观早朝

伐鼓通严城,车马溢广躔。

煌煌列明烛,朝服照华鲜。

金门杳深沈,尚听清漏传。

河汉忽已没,司阍启晨关。

丹殿据龙首,崔嵬对南山。

寒生千门里,日照双阙间。

禁旅下成列,炉香起中天。

辉辉睹明圣,济济行俊贤。

愧无鸳鹭姿,短翮空飞还。

谁当假毛羽,云路相追攀。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