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早朝

伐鼓通严城,车马溢广躔。

煌煌列明烛,朝服照华鲜。

金门杳深沈,尚听清漏传。

河汉忽已没,司阍启晨关。

丹殿据龙首,崔嵬对南山。

寒生千门里,日照双阙间。

禁旅下成列,炉香起中天。

辉辉睹明圣,济济行俊贤。

愧无鸳鹭姿,短翮空飞还。

谁当假毛羽,云路相追攀。

形式: 古风

翻译

战鼓声震响整个城市,车马拥挤在宽阔的道路。
明亮的蜡烛排列辉煌,朝臣的礼服光彩鲜艳。
皇宫深远而神秘,还能听到深夜的漏壶声传来。
银河已经消失,守门人开启了早晨的宫门。
宫殿坐落在龙首山之巅,高大对着南山。
寒冷的气息充满千门万户,阳光照耀着宫阙之间。
卫队整齐排列,炉中的香烟升腾至天空。
光辉中看见圣明的君主,众多才俊贤能并行。
我惭愧没有鸳鸯鹭鸟般的才华,只能空自飞翔而回。
谁能赐予我飞翔的羽翼,让我在仕途上追逐攀登?

注释

伐鼓:击鼓。
严城:戒备森严的城市。
车马溢广躔:车马充斥于广阔的天地之间。
煌煌:光辉灿烂。
列明烛:排列整齐的明亮蜡烛。
朝服:朝见时穿的礼服。
华鲜:华丽鲜艳。
金门:皇宫的代称。
杳深沈:深远而幽暗。
尚听清漏传:还能听见深夜计时的漏壶声音。
河汉:银河。
司阍:守门人。
启晨关:开启早晨的宫门。
丹殿:红色的宫殿。
龙首:地名,指龙首山。
崔嵬:高大险峻。
南山:秦岭的南支。
寒生:寒冷的感觉。
千门里:众多的门户之中。
双阙:皇宫前的两座楼阁。
禁旅:宫廷卫队。
下成列:在地面排列整齐。
炉香:焚烧的香。
中天:天空中。
辉辉:光辉灿烂。
明圣:明理圣明的君主。
济济:形容人多。
行俊贤:行走的才俊贤能人士。
鸳鹭姿:鸳鸯和鹭鸟,比喻朝廷官员。
短翮:短小的翅膀,这里指自身才能不足。
假毛羽:借羽毛,比喻得到提拔。
云路:比喻仕途。
追攀:追逐,攀登。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皇帝早朝出行的壮观景象,通过对宫廷生活的细腻刻画,展现了古代宫廷的雄伟与庄严,以及帝王威仪的恢宏气派。

"伐鼓通严城,车马溢广躔。煌煌列明烛,朝服照华鲜。" 开篇便以军鼓声和车马喧哗描绘早晨宫廷的热闹场景,点燃的蜡烛与穿戴整齐的朝服映衬出皇帝威严庄重的气质。

"金门杳深沈,尚听清漏传。河汉忽已没,司阍启晨关。" 通过对宫门、漏刻声响和时间流逝的描写,诗人展现了早朝前的宁静与紧张感,以及皇帝日出而行的重要时刻。

"丹殿据龙首,崔嵬对南山。寒生千门里,日照双阙间。" 这几句以雄伟壮观的宫殿建筑和南山为背景,突出了早晨的清冷与朝阳的温暖,以及皇帝所居之处的尊贵。

"禁旅下成列,炉香起中天。辉辉睹明圣,济济行俊贤。" 诗人通过描绘宫廷仪仗队伍和燃烧的香料,表达了对皇帝德才兼备、光明正大的赞美。

最后两句 "愧无鸳鹭姿,短翮空飞还。谁当假毛羽,云路相追攀。" 诗人以谦逊之语,自比为没有优雅姿态的鸿鹄,而自己则是短翼难以高飞的鸟,表达了对皇帝才能的仰望和自愧不如。

整首诗通过对早朝宫廷景象的细致描绘,不仅展示了皇权的辉煌与庄严,更透露出诗人内心对于君主威仪的敬畏之情,以及个人才华的自我反省。

收录诗词(568)

韦应物(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中国唐代诗人。汉族。今传有10卷本《韦江州集》、两卷本《韦苏州诗集》、10卷本《韦苏州集》。散文仅存一篇。因出任过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诗风恬淡高远,以善于写景和描写隐逸生活著称

  • 籍贯:长安(今陕西西安)
  • 生卒年:737~792

相关古诗词

过昭国里故第

不复见故人,一来过故宅。

物变知景暄,心伤觉时寂。

池荒野筠合,庭绿幽草积。

风散花意谢,鸟还山光夕。

宿昔方同赏,讵知今念昔。

缄室在东厢,遗器不忍觌。

柔翰全分意,芳巾尚染泽。

残工委筐箧,馀素经刀尺。

收此还我家,将还复愁惕。

永绝携手欢,空存旧行迹。

冥冥独无语,杳杳将何适。

唯思今古同,时缓伤与戚。

形式: 古风

初发扬子寄元大校书

凄凄去亲爱,泛泛入烟雾。

归棹洛阳人,残钟广陵树。

今朝此为别,何处还相遇。

世事波上舟,沿洄安得住。

形式: 古风 押[遇]韵

县斋

仲春时景好,草木渐舒荣。

公门且无事,微雨园林清。

决决水泉动,忻忻众鸟鸣。

闲斋始延瞩,东作兴庶氓。

即事玩文墨,抱冲披道经。

于焉日淡泊,徒使芳尊盈。

形式: 古风

听莺曲

东方欲曙花冥冥,啼莺相唤亦可听。

乍去乍来时近远,才闻南陌又东城。

忽似上林翻下苑,绵绵蛮蛮如有情。

欲啭不啭意自娇,羌儿弄笛曲未调。

前声后声不相及,秦女学筝指犹涩。

须臾风暖朝日暾,流音变作百鸟喧。

谁家懒妇惊残梦,何处愁人忆故园?

伯劳飞过声局促,戴胜下时桑田绿。

不及流莺日日啼花间,能使万家春意闲。

有时断续听不了,飞去花枝犹袅袅。

还栖碧树锁千门,春漏方残一声晓。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