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送客至潜水驿

候吏立沙际,田家连竹溪。

枫林社日鼓,茅屋午时鸡。

鹊噪晚禾地,蝶飞秋草畦。

驿楼宫树近,疲马再三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

翻译

守卫官员站立在沙滩边,农舍相连竹溪旁。
枫树林中传来社日的鼓声,午时茅屋内响起公鸡啼鸣。
傍晚鹊鸟在收割后的田野上喧闹,蝴蝶在秋草田间翩翩飞舞。
靠近驿站的宫树下,疲惫的马儿不住地嘶鸣。

注释

候吏:守卫官员。
沙际:沙滩边。
田家:农家。
竹溪:竹林小溪。
枫林:枫树林。
社日鼓:节日祭祀时的鼓声。
茅屋:简陋的房屋。
午时:正午。
鹊噪:喜鹊鸣叫。
晚禾地:已收割的晚稻田。
蝶飞:蝴蝶飞翔。
秋草畦:秋天的菜园。
驿楼:驿站的楼房。
宫树:宫廷或寺庙附近的树木。
疲马:疲惫的马。
再三嘶:反复嘶鸣。

鉴赏

诗人以独特的视角描绘了一幅秋日送别的画面。"候吏立沙际,田家连竹溪"一句,设定了秋天的乡村景象,官吏站在河岸旁,田野与竹溪相连,展现出一种宁静而又丰饶的生活图景。

接下来的"枫林社日鼓,茅屋午时鸡"则描绘了一种节奏感和时间感。枫树成荫的地方有社日的鼓声,茅屋中传来午时的鸡鸣声,这些都是乡村生活中的平常事,却在秋天送别的情境下显得格外亲切。

"鹊噪晚禾地,蝶飞秋草畦"一句,则描绘出自然界的生动景象。晚上,鸟儿在收割后的田野间喧哗,蝴蝶在秋天的草丛中自由飞舞,这些细节让人感受到生命的活力和季节的变换。

"驿楼宫树近,疲马再三嘶"一句,则直接触及了送别的情景。驿站的建筑与皇宫的树木相邻,疲惫不堪的马匹不断地嘶鸣,这里透露出行者旅途的辛劳和对远去亲人的依依不舍。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乡村生活细节的描绘,展现了秋日送别时的淡淡哀愁与温馨。诗人刘禹锡以其深厚的情感和精湛的笔法,将这份离愁寄托于每一个生动的画面之中,让读者仿佛也能感受到那份萦绕心头的秋意。

收录诗词(810)

刘禹锡(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 字:梦得
  • 籍贯: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
  • 生卒年:772-842

相关古诗词

秋日题窦员外崇德里新居

长爱街西风景闲,到君居处暂开颜。

清光门外一渠水,秋色墙头数点山。

疏种碧松通月朗,多栽红药待春还。

莫言堆案无馀地,认得诗人在此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秋江晚泊

长泊起秋色,空江涵霁晖。

暮霞千万状,宾鸿次第飞。

古戍见旗迥,荒村闻犬稀。

轲峨艑上客,劝酒夜相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秋斋独坐寄乐天兼呈吴方之大夫

空斋寂寂不生尘,药物方书绕病身。

纤草数茎胜静地,幽禽忽至似佳宾。

世间忧喜虽无定,释氏销磨尽有因。

同向洛阳闲度日,莫教风景属他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秋晚病中乐天以诗见问力疾奉酬

耳虚多听远,展传晨鸡鸣。

一室背灯卧,中宵扫叶声。

兰芳经雨败,鹤病得秋轻。

肯踏衡门草,唯应是友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