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鱼湖上作

吾爱石鱼湖,石鱼在湖里。

鱼背有酒樽,绕鱼是湖水。

儿童作小舫,载酒胜一杯。

座中令酒舫,空去复满来。

湖岸多欹石,石下流寒泉。

醉中一盥漱,快意无比焉。

金玉吾不须,轩冕吾不爱。

且欲坐湖畔,石鱼长相对。

形式: 古风

翻译

我深爱着石鱼湖,湖中居住着石鱼的身影。
鱼背上置有酒壶,环绕着鱼儿的是那悠悠湖水。
孩童们制作了小巧的船儿,载着酒仿佛能胜过一杯佳酿。
宴席上命令小船往来,空了又满,满了又空,循环往复。
湖岸边遍布倾斜的岩石,石下流淌着清冽的寒泉。
醉意朦胧中以泉水洗面漱口,那种畅快无与伦比。
金银财宝我不稀罕,高官厚禄我也并不热衷。
只愿久坐湖畔,与那石鱼长久地相对无言。

注释

吾爱:我深爱。
石鱼:湖中的石制鱼形雕塑。
酒樽:酒壶,古代盛酒的器具。
儿童:孩子们。
小舫:小型的船,这里指玩具船或装饰性的船。
载酒:装载着酒。
胜一杯:比喻载酒量虽小但情意深厚。
座中:宴席上。
令:命令,此处指安排。
酒舫:此处指用于送酒的小船。
空去复满来:形容酒不断地被送来,象征宴会的欢愉气氛。
湖岸:湖的边缘地带。
欹石:倾斜的石头。
寒泉:冷冽的泉水。
盥漱:洗脸漱口。
快意无比焉:感到无比的畅快和满足。
金玉:金银财宝,泛指财富。
吾不须:我不需要。
轩冕:高官的车服,代指官位。
吾不爱:我不喜爱。
且欲:只希望。
坐湖畔:坐在湖边。
长相对:长久地面对,寓意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愿望。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而愉悦的自然景象,诗人表达了对石鱼湖的喜爱。"吾爱石鱼湖,石鱼在湖里"直接揭示了主题,是对这个地方的热爱。而"鱼背有酒樽,绕鱼是湖水"则生动地描绘了一种情境,仿佛湖中的鱼儿背负着酒樽,与湖水相伴,构成了一幅和谐的画面。

诗中还通过"儿童作小舫,载酒胜一杯"展现了一个生活画卷,孩子们在湖上划船,载着酒回家,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描绘,也反映出一种田园诗般的宁静与和谐。"座中令酒舫,空去复满来"则表达了主人公对这种简单生活方式的享受。

接着,"湖岸多欹石,石下流寒泉"描写了湖边的自然景观,而"醉中一盥漱,快意无比焉"则是诗人在这宁静美丽的环境中的心情写照。这里的"醉"不仅指酒醉,也可能是被这份宁静与美所陶醉。

最后,"金玉吾不须,轩冕吾不爱。且欲坐湖畔,石鱼长相对"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俗财富和荣华的淡泊,以及对自然生活的向往。诗人宁愿选择在湖边与石鱼为伴,这种超脱物质追求的态度体现出了诗人的高洁情操。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写和内心情感的真实抒发,展现了诗人对于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

收录诗词(100)

元结(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中国唐代文学家。聱叟。天宝六载(747)应举落第后,归隐商余山。天宝十二载进士及第。安禄山反,曾率族人避难猗玗洞(今湖北大冶境内),因号猗玗子。乾元二年(759),任山南东道节度使史翙幕参谋,招募义兵,抗击史思明叛军,保全十五城。代宗时,任道州刺史,调容州,加封容州都督充本管经略守捉使,政绩颇丰。大历七年(772)入朝,同年卒于长安

  • 字:次山
  • 号:漫叟
  • 籍贯:河南鲁山
  • 生卒年:719~772年

相关古诗词

石鱼湖上醉歌

石鱼湖,似洞庭,夏水欲满君山青。

山为樽,水为沼,酒徒历历坐洲岛。

长风连日作大浪,不能废人运酒舫。

我持长瓢坐巴丘,酌饮四坐以散愁。

形式: 古风

刘侍御月夜宴会

我从苍梧来,将耕旧山田。

踟蹰为故人,且复停归船。

日夕得相从,转觉和乐全。

愚爱凉风来,明月正满天。

河汉望不见,几星犹粲然。

中夜兴欲酣,改坐临清川。

未醉恐天旦,更歌促繁弦。

欢娱不可逢,请君莫言旋。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别何员外

谁能守清躅,谁能嗣世儒。

吾见何君饶,为人有是夫。

黜官二十年,未曾暂崎岖。

终不病贫贱,寥寥无所拘。

忽然逢知己,数月领官符。

犹是尚书郎,收赋来江湖。

人皆悉苍生,随意极所须。

比盗无兵甲,似偷又不如。

公能独宽大,使之力自输。

吾欲探时谣,为公伏奏书。

但恐抵忌讳,未知肯听无。

不然且相送,醉欢于坐隅。

形式: 古风

系乐府十二首(其十二)下客谣

下客无黄金,岂思主人怜。

客言胜黄金,主人然不然。

珠玉成彩翠,绮罗如婵娟。

终恐见斯好,有时去君前。

岂知保忠信,长使令德全。

风声与时茂,歌颂万千年。

形式: 乐府曲辞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