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唐昌观中树,曾降九天人。
銮驾久何许,雪英如旧春。
岂无遗佩者,来效捧心颦。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仙境图景。开篇“唐昌观中树,曾降九天人”两句,通过唐昌观中的古树,传达了它不仅见证了历史的沧桑,更有过接触天界神灵的非凡经历。这里的“九天”象征着最高的仙境,表明这棵树具有超凡脱俗的品格。
接着,“銮驾久何许,雪英如旧春”两句,则是对那神秘古树当前状况的描绘。“銮驾”意指车马的装饰,常用来形容皇家的威仪,这里借以表达仙界的辉煌与高贵。然而,“銮驾久何许”却表现出一种时间流逝、辉煌不再的情景。这棵曾经与天界交流的树,如今似乎已远离了那个辉煌时代,车马的声音也变得遥不可及。“雪英如旧春”则是对这棵古树当前形态的描写,“雪英”通常指的是洁白美丽的事物,这里可能是指树上的花朵或是被雪覆盖后的景象,虽然时间流逝,但它仍然保持着一份纯净与美丽,如同旧日春天一般。
最后,“岂无遗佩者,来效捧心颦”两句,则是在询问这棵古树是否还保有过去仙灵留下的遗物——“遗佩”,并且表达了诗人想要效仿古人,去寻找那份与天界交流的心境。“岂无”是反诘的语气,表示对可能存在的遗物的探求和渴望。而“来效捧心颦”则显示出诗人对这种超凡经历的向往,以及想要亲自去体验那份神圣交流的心情。
整首诗通过古树的描写,展现了一个超脱尘世、与天界交融的意境,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于那种高贵仙境的无限向往和追求。
不详
后徙居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天圣二年进士,官翰林学士、史馆修撰。与欧阳修等合修《新唐书》,书成,进工部尚书,拜翰林学士承旨。卒谥景文,与兄宋庠并有文名,时称“二宋”。诗词语言工丽,因《玉楼春》词中有“红杏枝头春意闹”句,世称“红杏尚书”
承明年老厌文书,尺奏朝通暮剖符。
数领近藩君莫笑,犹胜长被鬼揶揄。
十年通籍向苍龙,孤直何缘免讳穷。
欲识深心似鱼鸟,不将山海换池笼。
玉署重来访旧游,蟠桃熟遍碧城秋。
不知身是真仙未,上到鳌山最上头。
桐竹连云阿阁西,脩茎浓叶蔽璇题。
本来鸾鸑排翔地,正恐羁禽不借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