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惹庵示僧

杀尽江南百万兵,腰间宝剑血犹腥。

山僧不识英雄汉,只恁哓哓问姓名。

形式: 七言绝句

鉴赏

这首诗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所作,名为《不惹庵示僧》。诗中描绘了朱元璋在平定江南后,身披战功,腰间悬挂着沾满鲜血的宝剑,却对山中的僧人不为所动,只以平静的态度询问僧人的姓名。通过这简短的对话,展现了朱元璋既英勇又深沉的性格,以及他对权力和荣誉的淡然态度。整首诗语言简洁有力,寓意深刻,体现了朱元璋作为一位领袖的独特魅力。

收录诗词(135)

朱元璋(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后取名兴宗,濠州钟离人(今安徽凤阳),明朝开国皇帝。聪明而有远见,神威英武,收揽英雄,平定四海,纳谏如流,求贤若渴,重农桑,兴礼乐,褒节义,崇教化,制定的各种法规都很相宜,前所未有。但他性格严明,晚年偏好诛杀,使得一代开国元勋很少有善始善终者,这是他的缺点

  • 字:国瑞原名重八
  • 生卒年:1328年—1398年6月24日

相关古诗词

永虹霓

谁把青红线两条,和云和雨系天腰。

玉皇昨夜銮舆出,万里长空驾玉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萧]韵

咏雪竹

雪压竹枝低,虽低不著泥。

明朝红日出,依旧与云齐。

形式: 五言绝句 押[齐]韵

春吟

东风吹我衣,不能开我眉。

何曾如草木,动辄得芳菲。

有葽皆秋气,无声不子规。

踏青驱拄杖,席地误沾泥。

呼仆抬愚谑,过僧值掩扉。

会心行到且,疏雨促人归。

形式: 排律

登来熏楼

绝顶南山上,斯楼亦壮哉!

群峰排戟立,一水抱城来。

地利虽云险,人心未可猜。

若非得良牧,剑阁也罹灾。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