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泽国来游岂厌重,羁孤怀感自无穷。
雁声不到歌楼上,秋色偏欺客路中。
宿寺梦回莲叶雨,渡江衣冷荻花风。
谁怜未得青云志,琴剑年年西复东。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奇的作品,名为《旅中有感》。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在旅行途中的心境和感受。
“泽国来游岂厌重,羁孤怀感自无穷。”这里,“泽国”指的是水乡或湿地,也可能是指某个地方的美好之处。诗人表示自己不断地去那里游历,从不感到厌倦,因为那种地方给人的情感是深刻而无边际的。
“雁声不到歌楼上,秋色偏欺客路中。”这两句描绘了一种秋天的景象。雁(大雁)在高空飞过时发出的叫声没有到达那座用于娱乐和歌唱的楼阁,而是更偏爱于迷惑或欺骗那些行走在路上的旅人。这里,“秋色”可能指的是枫叶变红等秋天特有的景象,这些景色似乎故意让过客难以忘怀。
“宿寺梦回莲叶雨,渡江衣冷荻花风。”诗人在寺庙中度过一夜,梦中听到了莲叶上滴落的雨声。醒来后,他又跨越了江河,却感觉到衣服因为荻花带来的凉风而变得冰冷。这两句表达了诗人旅途中的孤独和凄清。
“谁怜未得青云志,琴剑年年西复东。”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的怀才不遇之感。诗人觉得自己有着高远的抱负和理想(青云志),却没有得到他人的理解或同情。他手中的琴与剑象征着文艺与武力,或者是内心的斗争和矛盾,每年岁月流转,他的心境依旧在东奔西走中寻找着自己的位置。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反映了诗人旅途中的孤独感和未得志的苦闷,同时也透露出他对美好事物无限的向往和追求。
不详
槛前流水面前山,幽鸟孤云自往还。
农父不知佳景好,使车才得片时闲。
桄榔树暗寒溪上,踯躅花红暮雨间。
不拜春官为座主,亲逢天子作门生。
南朝笛竹蕲为良,织成文簟琉璃黄。
旧物正尔冷如铁,此君无奈寒如霜。
山斋溽暑正六月,野人清梦迷三湘。
卷舒随分且藏节,作诗为报刘中央。
记当年、舞衫零乱,霖铃忍按新阕。
杜鹃枝上东风晚,点点泪痕凝血。芳信歇。
念初试琵琶,曾识关山月。悲弦易绝。
奈笑罢颦生,曲终愁在,谁解寸肠结。
浮云事,又作南柯梦彻。一簪聊寄华发。
乾坤桑海无穷事,才历昆明初劫。谁共说。
都付与焦桐,写入梅花叠。黄花送客。
休更问湘魂,独醒何在,沈醉浩歌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