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储十二还庄城

西坂何缭绕,青林问子家。

天寒噪野雀,日晚度城鸦。

寂历道傍树,曈昽原上霞。

兹情不可说,长恨隐沦赊。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翻译

西坂道路曲折蜿蜒,青翠树林中藏着你的家。
寒冷的天气里,野外的麻雀发出嘈杂声,傍晚时分,城中的乌鸦归巢飞翔。
路边的树木静悄悄,原野上的朝霞渐渐明亮。
这份情感难以言表,长久以来我深感遗憾,隐居的生活太过漫长。

注释

西坂:弯曲的山路。
缭绕:蜿蜒曲折。
青林:青翠的树林。
子家:你的家。
天寒:寒冷的天气。
噪:发出声音。
野雀:野外的麻雀。
城鸦:城中的乌鸦。
寂历:寂静无声。
道傍树:路边的树。
曈昽:黎明或黄昏时的微明。
原上霞:原野上的朝霞。
兹情:这份情感。
不可说:难以言说。
长恨:长久的遗憾。
隐沦赊:隐居生活漫长。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种离别之情,语言简洁而意境深远。首句“西坂何缭绕”勾勒出一处幽静的山坂景象,"缭绕"二字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愁和不舍。接着“青林问子家”则是通过自然景物来反映诗人的心情,询问林中的鸟儿是否知道友人之家所在,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牵挂。

"天寒噪野雀,日晚度城鸦"两句生动地描绘出傍晚时分,天气渐冷,野鸡啼叫,城头上的乌鸦也开始飞回巢穴,这不仅是自然景象的写实,更是诗人内心凄凉感受的外化。

"寂历道傍树,曈昽原上霞"中,“寂历”形容道路的静谧与冷清,而“曈昽”则描绘出晨雾未散或暮色渐浓时分的光影变化,这些都是诗人离别心境的写照。

最后两句“兹情不可说,长恨隐沦赊”,表达了诗人无法言说的深情和长久的怨恨。"兹情"指的是难以用语言表达的情感,而"长恨"则是由离别而生的深深遗憾,这种情感犹如滔滔江水,绵延不绝。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和内心世界的深刻抒发,传达出一种淡雅却又深沉的情怀。

收录诗词(23)

綦毋潜(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著名诗人。开元十四年(726年)进士及第,授宜寿(今陕西周至)尉,迁左拾遗,终官著作郎,安史之乱后归隐,游江淮一代,后不知所终。才名盛于当时,与许多著名诗人如:李颀、王维、张九龄、储光羲、孟浩然、卢象、高适、韦应物过从甚密,其诗清丽典雅,恬淡适然,后人认为他诗风接近王维。《全唐诗》收录其诗1卷,共26首,内容多为记述与士大夫寻幽访隐的情趣,代表作《春泛若耶溪》选入《唐诗三百首》

  • 字:孝通
  • 籍贯:虔州(今江西南康)
  • 生卒年:692-749

相关古诗词

宿太平观

夕到玉京寝,窅冥云汉低。

魂交仙室蝶,曙听羽人鸡。

滴沥花上露,清泠松下溪。

明当访真隐,挥手入无倪。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

宿龙兴寺

香刹夜忘归,松清古殿扉。

灯明方丈室,珠系比丘衣。

白日传心净,青莲喻法微。

天花落不尽,处处鸟衔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题沈东美员外山池

仙郎偏好道,凿沼象瀛洲。

鱼乐随情性,船行任去留。

秦人辨鸡犬,尧日识巢由。

归客衡门外,仍怜返景幽。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题灵隐寺山顶禅院

招提此山顶,下界不相闻。

塔影挂清汉,钟声和白云。

观空静室掩,行道众香焚。

且驻西来驾,人天日未曛。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