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表兄华元翰赴四会尉

颐山颍水天西东,四载相望二千里。

我守枯株未得还,君逐飞蓬忽然至。

坐令桑梓落眼中,顿觉精神到尘外。

昔人逃空喜足音,况乃謦欬逢昆弟。

此会由来天予之,几日冷风清暑气。

君才荣华早驰名,荆国先生曾改视。

殿前射策失龙头,仕处波涛起平地。

胸中万虑不一施,却作明时岭南尉。

太夫人年七十三,诸子半掩黄垆逝。

兰陔养志独赖君,路远何由复迎侍。

当思有以慰其心,莫把光阴较荣悴。

本朝丞相岂不盛,尚辈流人已三岁。

君今补考裁秋冬,托身民上与之异。

萧条官府似僧居,春入梅花更堪醉。

要须相与无町畦,卷舌为喑真得计。

我家宅相世所知,矫首南云从此俟。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邹浩所作的《送表兄华元翰赴四会尉》。诗中描绘了诗人与表兄华元翰分别的情景,以及对华元翰赴任四会尉的关切和祝福。

首句“颐山颍水天西东”,以山水象征分别之地,表达了离别之情。接着“四载相望二千里”点明了两人相隔的距离,虽远但情深。“我守枯株未得还,君逐飞蓬忽然至。”运用比喻,形象地描述了各自的状态,诗人坚守原地,而表兄突然到来,体现了意外的惊喜。

“坐令桑梓落眼中,顿觉精神到尘外。”诗人通过表兄的到来,仿佛看到了家乡,内心感到精神上的解脱和愉悦。“昔人逃空喜足音,况乃謦欬逢昆弟。”借古人之语,表达了对表兄的喜悦之情,如同遇见久违的兄弟。

“此会由来天予之,几日冷风清暑气。”诗人认为这次相聚是天意安排,希望短暂的相聚能驱散炎热,带来清凉。“君才荣华早驰名,荆国先生曾改视。”赞扬表兄才华出众,受到荆国先生的赏识。

“殿前射策失龙头,仕处波涛起平地。”描述了表兄仕途中的起伏,虽然未能在殿前射策中获得最高荣誉,但在平地起波涛的仕途中也有所成就。“胸中万虑不一施,却作明时岭南尉。”表明表兄在心中有万千忧虑,却选择在明时担任岭南尉这一职务。

“太夫人年七十三,诸子半掩黄垆逝。”提到了表兄家庭的情况,母亲年事已高,部分子女已经去世。“兰陔养志独赖君,路远何由复迎侍。”表达了对表兄在照顾母亲方面的期望,希望他能尽心尽力。

“当思有以慰其心,莫把光阴较荣悴。”诗人劝告表兄,应珍惜时光,不要过于计较个人的荣辱得失。“本朝丞相岂不盛,尚辈流人已三岁。”提到朝廷的盛况,同时也暗示了流放者的处境。

“君今补考裁秋冬,托身民上与之异。”期待表兄在新任上能够为民服务,与众不同。“萧条官府似僧居,春入梅花更堪醉。”描绘了官府的环境,以及春天梅花盛开时的美景。

“要须相与无町畦,卷舌为喑真得计。”希望两人之间没有隔阂,即使沉默也能理解对方。“我家宅相世所知,矫首南云从此俟。”诗人表示自己家中也有显赫的家世,期待表兄归来。

整首诗情感真挚,表达了对表兄的深厚感情和对其未来的美好祝愿。

收录诗词(979)

邹浩(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遇赦归里后于周线巷住处辟一园名“道乡”,故自号道乡居士。生于宋仁宗嘉祐五年,卒於徽宗政和元年,年五十二岁。元丰五年(1082)进士,调扬州颍昌府教授。吕公著、范纯仁为郡守,皆礼遇之。哲宗朝,为右正言,累上疏言事。章惇独相用事,浩露章数其不忠,因削官,羁管新州。徽宗立,复为右正言,累迁兵部侍郎两谪岭表,复直龙图阁。卒谥忠,学者称道乡先生。浩著《道乡集》四十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 籍贯:常州晋陵(今江苏常州)
  • 生卒年:1060—1111

相关古诗词

送章显父推官改官

高堂夫人九十馀,一子晚方趋仕途。

前年封邑非子致,更待子荣新命书。

子纡墨绶来汉东,百里气和年屡丰。

声名籍籍动群耳,还似当时诗赋中。

诸公欲默安得已,争溯日边飞荐纸。

拔身左选归尚书,摅发平生从此始。

摅发平生从此始,未足为子增欣喜,所喜荣亲有期矣。

郡邑疏恩寿齯齿,斑衣儿啼奉甘旨。

形式: 古风

寄仲弓

道德不与禄位期,富贵自随时命至。

君宾以明故自销,禦寇于羊知去意。

城南岂复异墙东,诗句由来胜刺字。

直作朱游真丈夫,莫使小生敢相吏。

形式: 古风 押[寘]韵

次德符韵六诗.书怀二首(其一)

秋容未觉成萧飒,脩竹疏桐阴四匝。

先生归驾挟西风,堕我南堂似凋叶。

对床邀月入高谈,梦想从来谢三接。

是非火作正炎空,忍与纷纷竞牙颊。

莫欺鸥鸟不知人,须信天机在眉睫。

妙哉托处无何乡,一念能回百千劫。

君诚有意涉其流,请为安行具舟楫。

形式: 古风

次德符韵六诗.书怀二首(其二)

木杪秋风鸣飒飒,环步空亭日千匝。

忽迂征辔入衡门,共看霜轮上云叶。

紫烟收尽拟阶升,白露漙空欣手接。

何须清酌浣枯肠,自觉爽气滋双颊。

可怜末路竞牛毛,不悟劳生寄蚊睫。

向非霸处务功成,争得盟时遭智劫。

西山君故有风期,我亦从今理归楫。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