跋山谷书范滂传帖

貂珰群雏擅天网,手驱名流入钩党。

屯云蔽日日光无,卯金神器春冰上。

汝南节士居危邦,志刬萧艾扶兰芳。

致君生不逮尧舜,死合夷齐俱首阳。

千年兴坏真暮旦,殷鉴讵应如许远。

安知后人哀后人,又起诸贤落南叹。

宜州老子笔有神,蝉蜕颜扬端逼真。

少模龙爪已名世,晚用鸡毛亦绝人。

平生孟博吾尚友,时事骎骎建宁旧。

胸蟠万卷老蛮乡,独感斯文聊运肘。

老子书名横九州,一纸千金不当酬。

此书岂但翰墨设,心事悢悢关百忧。

人言老子味禅悦,疾恶视滂宁尔切。

须知许国本精忠,不幸为滂甘伏节。

九原莫作令人悲,遗墨败素皆吾师。

从君乞取宜州字,要对崇宁党籍碑。

形式: 古风

翻译

貂蝉般的权贵掌控着天罗地网,驱使名人陷入朋党之争。
乌云蔽日,阳光消失,如同神器在春天冰面上闪烁。
汝南的正直人士身处险境,决心铲除杂草,扶持美德。
即使无法助君如尧舜般圣明,死后也愿效仿伯夷、叔齐隐居首阳山。
历史兴衰如同朝暮更替,殷鉴不远,却未料到如此深远。
谁能预知后人对后人的哀怜,又会引发贤者们南渡的感叹。
宜州的老者笔下生神,描绘的人物栩栩如生。
他年轻时模仿龙爪已闻名,晚年用鸡毛笔也别具一格。
我将孟博视为朋友,时代变迁,仍怀念建宁旧事。
满腹经纶的老者身处蛮荒之地,感慨文章,偶尔提笔。
老子的书名威震九州,一字千金,价值无比。
此书不仅关乎书法,更是内心忧虑的寄托。
人们说老子品味禅悦,厌恶邪恶,如同疾风扫荡安宁。
要知道,他许国忠诚,不幸因直言而遭贬,甘愿受罚。
不要为他的离世悲伤,他的遗墨是我学习的榜样。
我向你求取宜州的字迹,只为对照崇宁时期的党籍碑文。

注释

貂珰:形容权贵。
钩党:朋党之争。
屯云:浓密的乌云。
卯金:古代金属名,此处指神器。
萧艾:比喻杂草。
夷齐:指伯夷、叔齐。
暮旦:朝夕,比喻历史兴衰。
骎骎:形容迅速。
蛮乡:偏远地区。
斯文:指文章、文化。
翰墨:书法。
党籍碑:记录党派关系的碑文。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俞畴对中国书法大家黄庭坚(山谷)所书范滂传帖的跋文。诗中首先赞美了山谷书法的精湛技艺,称其笔力雄健,形象逼真,既有龙爪般的刚劲,又有鸡毛般的细腻,与古代贤士孟博相提并论。诗人感叹黄庭坚的才情横溢,他的作品不仅在艺术上有极高价值,更是他深沉心事的寄托,承载着他对时局的忧虑和对忠贞精神的崇尚。

诗人提到范滂的故事,借此表达了对历史兴衰的感慨,认为历史的教训应该被后人铭记,而山谷的书法就像一面镜子,反映出时代的变迁和个人的坚守。最后,诗人请求得到山谷的墨宝,意在将其视为崇高的典范,与党籍碑相对照,寓意着对公正和忠诚的追求。

整首诗以书法艺术为载体,寓言历史与个人操守,展现了作者对山谷及其作品的高度评价和敬仰之情。

收录诗词(1)

俞畴(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水村闲望

画桡两两枕汀沙,隔岸烟芜一望赊。

翡翠閒居眠藕叶,鹭鸶别业在芦花。

溪云漠漠迷渔屋,野旆翻翻露酒家。

一幅江南真水墨,无人写得寄京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咏草

满目芊芊野渡头,不知若个解忘忧?

细随绿水侵离馆,远带斜阳过别洲。

金谷园中荒映月,石头城下碧连秋。

行人怅望王孙去,买断金钗十二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旅中谕怀

白浪红尘二十春,就中奔走费光阴。

有时俗事不称意,无限好山都上心。

一面琴为方外友,数篇诗当橐中金。

会须将尔同归去,家在碧溪烟树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诉衷情令

钓鱼船上谢三郎。双鬓已苍苍。

蓑衣未必清贵,不肯换金章。汀草畔,浦花旁。

静鸣榔。自来好个,渔父家风,一片潇湘。

形式: 词牌: 诉衷情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