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春慢

叶矗春纤,苞团玉洁,酝得冰心如许。

吹气难胜,扶头有恨,小试凌波微步。

不识东风态,天寒无语。

也应独立消魂,人间何事尘污。可是前生瑶侣。

恁量水添香,换他妩媚。

暂启重帘,绮钱低映,留得银蟾来驻。

还惜亭亭影,怕清绝、无人为主。

历历星霜,持裙莫便归去。

形式: 词牌: 探春慢

鉴赏

这首《探春慢》由清代诗人李慈铭所作,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日里花苞初绽的景象。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情感表达,展现出一种静谧而深邃的美感。

“叶矗春纤,苞团玉洁”,开篇即以“矗”字形容新叶挺拔,以“玉洁”形容花苞的纯净与洁白,营造出一幅清新脱俗的画面。接着,“酝得冰心如许”一句,将花苞比作蕴含着冰清玉洁之心,进一步强调其高雅与纯洁。

“吹气难胜,扶头有恨,小试凌波微步”,通过拟人化的手法,赋予花苞以情感,仿佛它在轻风中微微摇曳,似乎在诉说着心中的忧愁与渴望。这一段描绘了花苞在春风吹拂下的动态美,充满了生动与活力。

“不识东风态,天寒无语”,这里诗人巧妙地将花苞置于自然环境之中,通过“不识东风态”的描述,暗示花苞对季节变化的敏感与适应,同时也表现出其在寒冷天气中的沉默与等待。这一句既表现了花苞的坚韧,也流露出一丝淡淡的哀愁。

“也应独立消魂,人间何事尘污”,诗人借花苞之口,表达了对世间纷扰的感慨,以及对纯洁美好事物被尘世玷污的忧虑。这一句情感深沉,引人深思。

“可是前生瑶侣,恁量水添香,换他妩媚”,此处诗人运用浪漫主义的手法,想象花苞与前生的瑶池伴侣相遇,通过“量水添香”来增加其魅力,展现了花苞在理想情境下的美丽与诱惑力。

“暂启重帘,绮钱低映,留得银蟾来驻”,这一段描绘了花苞在月光下绽放的场景,通过“绮钱低映”、“银蟾来驻”等意象,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宁静的氛围,进一步增强了诗歌的意境美。

“还惜亭亭影,怕清绝、无人为主”,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花苞独处时的怜惜之情,担心其清绝之美无人欣赏,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寂寞与孤独感。

整体而言,《探春慢》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春日花苞的美丽与情感,以及诗人对自然与生命的深刻感悟,是一首富有哲理与艺术价值的佳作。

收录诗词(325)

李慈铭(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著名文史学家。初名模,后改今名,字爱伯,室名越缦堂。会稽(今浙江绍兴)西郭霞川村人。光绪六年进士,官至山西道监察御史。数上封事,不避权要。日记三十余年不断,读书心得无不收录。学识渊博,承乾嘉汉学之余绪,治经学、史学,蔚然可观,被称为“旧文学的殿军”

  • 字:式侯
  • 号:莼客
  • 籍贯:晚年自署越缦老
  • 生卒年:1830~1894

相关古诗词

琐窗寒

约略腰支,刚应梦醒,汉宫春晓。

柔条几日,踠地便侵芳草。问章台、为谁相思。

趁时碧玉年华好。

想朦胧娇眼,未曾省识,西风斜照。

生小,双娥扫,怎怯怯移来,恨丝萦绕。

学舞才能,见说尊前人老。

记年时、莺燕故园,青青未折春已杳。

但从今、寄祝东风,证取成阴早。

形式: 词牌: 琐窗寒

清平乐五首(其一)

年年春事,西直门前寺。

一路衣香随蝶至,不辨人丛花气。

枝枝红艳消魂,相携翠管金尊。

一霎绿杨风起,倚栏独数春痕。

形式: 词牌: 清平乐

清平乐五首(其二)

河桥南畔,朱邸无人管。

舞榭歌楼全不辨,好个秋千庭院。

碧廊一带栏回,沿流树转山开。

听罢江南蛙鼓,蘋风满袖归来。

形式: 词牌: 清平乐

清平乐五首(其三)

雨馀天气,槐影垂帘地。

杨柳深深笼翠几,红药一枝簪髻。

茶烟细袅游丝,鸟啼日上阶时。

花下剧棋才了,炷香又和新词。

形式: 词牌: 清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