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诗六首(其四)

阴魄沦宇宙,太阳假其明。

臣道不敢专,由此见亏盈。

未闻东菑稼,一气嘉谷成。

上天降寒暑,地利乃可生。

葛藟附柔木,繁阴蔽曾原。

风霜摧枝干,不复庇本根。

女萝依松柏,然后得长存。

形式: 古风

翻译

月亮的光芒沉没在无边的宇宙中,太阳借它的光明来照耀。
臣子之道不敢独断专行,从这里看出事物的盈亏变化。
从未听说东方田地里的庄稼,只因一气呵成就能结出好谷物。
上天降下寒暑交替,地利才能孕育万物生长。
葛藟藤蔓缠绕着柔弱的树木,茂密的阴影遮蔽了古老的原野。
然而风霜会摧残枝干,不再能庇护树根。
女萝依赖松柏才能长久生存。

注释

阴魄:月亮。
沦:沉没。
宇宙:无边的宇宙。
臣道:臣子之道。
专:独断专行。
亏盈:盈亏变化。
东菑:东方田地。
稼:庄稼。
一气嘉谷:一气呵成的好谷物。
寒暑:寒暑交替。
地利:地利条件。
生:生长。
葛藟:葛藟藤蔓。
柔木:柔弱的树木。
曾原:古老的原野。
风霜:风霜。
枝干:枝条。
庇:庇护。
女萝:女萝。
松柏:松树和柏树。
长存:长久生存。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自然景象与生命哲理的图画。开篇"阴魄沦宇宙,太阳假其明"两句,形象地表达了天气变化对自然界的影响,阴霾笼罩天空,太阳似乎借由云层透出微光,这是对自然现象的生动描绘。诗人通过这种描述,不仅展现了其观察自然的细致,更传递了一种力量与光明被遮蔽的哲思。

"臣道不敢专, 由此见亏盈"则引出了人世间的道德与原则,暗示诗人对于个体行为与宇宙法则的思考,不是单一或绝对的,而是在变化中寻找平衡。这两句表明了诗人对于天地自然法则的尊重和顺应。

接下来的"未闻东菑稼,一气嘉谷成",则转向农业生产,通过描述农作物的生长,赞美了一气呵成的丰收景象。这是对勤劳农人以及自然恩赐的肯定。

"上天降寒暑,地利乃可生"进一步强调了天然界对生命的支持与挑战,只有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生命才能得到滋养和成长。

"葛藟附柔木,繁阴蔽曾原"则描绘了一种植物依赖树木而生长的情景,这里不仅展示了自然界中物种间相互依存的关系,也隐喻着人与环境之间的和谐共处。

"风霜摧枝干,不复庇本根"则转向生命的脆弱性,强风和严寒可能摧毁树木,剥夺其生长依附的基础。这两句表达了对自然界中生命体顽强求生的赞叹,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于生活中的挫折与挑战有所感悟。

最后"女萝依松柏,然后得长存"则通过比喻,指出了在艰难环境下,只有坚韧不拔的生命力,如松柏般能抵御风霜,最终获得久远的生机。这是对生命力和毅力的赞美,也是诗人对于如何在困境中求存的深刻洞察。

总体而言,这首诗以自然景观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情感与哲理思考,展示了诗人对于天地万物、生命生长以及个人处世智慧的深入领悟。

收录诗词(31)

李华(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杂诗六首(其五)

孔光尊董贤,胡广惭李固。

儒风冠天下,而乃败王度。

绛侯与博陆,忠朴受遗顾。

求名不考实,文弊反成蠹。

形式: 古风 押[遇]韵

杂诗六首(其六)

结交得书生,书生钝且直。

争权复争利,终不得其力。

我逢纵横者,是我牙与翼。

相旋如疾风,并命趋紫极。

奔车得停轨,风火何相逼。

仁义岂有常,肝胆反为贼。

勿嫌书生直,钝直深可忆。

形式: 古风 押[职]韵

江州卧疾送李侍御歌

江沉沉兮雨凄凄,洲渚没兮玄云低,伤别心兮闻鼓鼙。

形式: 古风 押[齐]韵

咏史十一首(其五)

汉皇修雅乐,乘舆临太学。

三老与五更,天王亲割牲。

一人调风俗,万国和且平。

单于骤款塞,武库欲销兵。

文物此朝盛,君臣何穆清。

至今壝坛下,如有箫韶声。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