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史十一首(其五)

汉皇修雅乐,乘舆临太学。

三老与五更,天王亲割牲。

一人调风俗,万国和且平。

单于骤款塞,武库欲销兵。

文物此朝盛,君臣何穆清。

至今壝坛下,如有箫韶声。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汉朝盛世的图景,展现了帝王修建雅乐、亲自主持祭祀活动的情形,以及国家和平繁荣、文教昌盛的美好局面。诗人通过对历史的咏叹,表达了自己对当时社会状况的赞赏之情。

"汉皇修雅乐,乘舆临太学。" 这两句写的是汉朝皇帝亲自到太学这座最高学府去主持音乐和礼仪的修养活动,展示了帝王对文化教育的重视。

"三老与五更,天王亲割牲。" 三老指的是古代掌管民众教育、法律和礼仪的官员,而五更则是指祭祀时辰,这里强调了汉朝皇帝在重要典礼中的亲自参与,体现了其对宗教活动的尊重。

"一人调风俗,万国和且平。" 这两句表达的是通过一个人的影响力来调节民间习俗,从而达到国家安宁、万邦和睦的理想状态。

"单于骤款塞,武库欲销兵。" 单于是古代北方的一个游牧民族,这里写到汉朝与之和亲,边塞安稳,不再需要战争和储备军备,反映出国家安全无忧的局面。

"文物此朝盛,君臣何穆清。" 这两句赞美了当时文化艺术的繁荣,以及君臣间关系的和谐纯净。

最后,诗人提到至今在壝坛下依然能听到箫韶之声,这不仅是对过去音乐活动场景的怀念,也是对传统文化长存的期望。整首诗通过对汉朝盛世的描绘,展示了诗人对于历史美好时刻的怀旧和赞美之情。

收录诗词(31)

李华(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咏史十一首(其六)

汉时征百粤,杨仆将楼船。

幕府功未立,江湖已骚然。

岛夷非敢乱,政暴地仍偏。

得罪因怀璧,防身辄控弦。

三军求裂土,万里讵闻天。

魏阙心犹在,旗门首已悬。

如何得良吏,一为制方圆。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咏史十一首(其七)

秦灭汉帝兴,南山有遗老。

危冠揖万乘,幸得厌征讨。

当君逐鹿时,臣等已枯槁。

宁知市朝变,但觉林泉好。

高卧三十年,相看成四皓。

帝言翁甚善,见顾何不早。

咸称太子仁,重义亦尊道。

侧闻骊姬事,申生不自保。

暂出商山云,朅来趋洒扫。

东宫成羽翼,楚舞伤怀抱。

后代无其人,戾园满秋草。

形式: 古风 押[皓]韵

咏史十一首(其八)

日照昆崙上,羽人披羽衣。

乘龙驾云雾,欲往心无违。

此山在西北,乃是神仙国。

灵气皆自然,求之不可得。

何为汉武帝,精思遍群山。

糜费巨万计,宫车终不还。

苍苍茂陵树,足以戒人间。

形式: 古风

咏史十一首(其九)

文侯耽郑卫,一听一忘餐。

白雪燕姬舞,朱弦赵女弹。

淫声流不返,慆荡日无端。

献岁受朝时,鸣钟宴百官。

两床陈管磬,九奏殊未阑。

对此唯恐卧,更能整衣冠。

形式: 古风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