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华的作品,它蕴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和对友情的珍视。诗人通过描绘与书生的交往,表达了对真挚直率之士的赞赏,以及对世间争权夺利行为的批判。
"结交得书生,书生钝且直" 一句直接点出了诗人的交友标准,那就是欣赏那些性格朴实、品行端正的人。书生在这里代表了一种理想化的人物形象,他们不以世俗的权利和利益为动摇。
紧接着,"争权复争利,终不得其力" 两句则是诗人对那些为了权势和金钱而勾心斗角之人的讽刺。这些人虽然表面上看似得逞,但其实内心空虚、劳而无功。
"我逢纵横者,是我牙与翼" 这句话表明,真正的朋友如同自己身上的翅膀和锋利的牙齿一样,是支持自己的力量源泉。诗人强调了真挚友情的重要性,它能够让人在困难时刻得到帮助。
"相旋如疾风, 并命趋紫极" 这两句形象地描绘了朋友间紧密无间、共同追求理想目标的情景。疾风代表着迅速而强烈的友情支持,而“紫极”则是古代对帝王所居之处的称呼,引申为高尚的境界或远大的志向。
"奔车得停轨,风火何相逼" 这里用了一个比喻,即使是疾驰的马车也能找到适当的时候停止脚步。诗人借此说明,尽管外部环境可能像狂风暴雨一样猛烈,但真正的友情能够让人在纷扰中保持清醒和冷静。
"仁义岂有常,肝胆反为贼" 这两句表达了对世间道德标准多变性的感慨。诗人认为,在复杂的人际关系中,即使是最基本的仁义之心也可能被扭曲,甚至变得像内奸一样损害自己。
最后,"勿嫌书生直,钝直深可忆" 这句诗则是诗人的自我安慰和对朋友品质的肯定。即便世人对那些直率真诚的人持有偏见,诗人仍然认为这种性格值得珍惜,并且在记忆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总体而言,这首诗是李华对友情、道德和理想追求的一次深刻反思,它通过对比鲜明的人物形象,展现了诗人对于纯粹友谊与高尚品格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