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三百三首(其七十二)

啼哭缘何事,泪如珠子颗。

应当有别离,复是遭丧祸。

所为在贫穷,未能了因果。

冢间瞻死尸,六道不干我。

形式: 古风 押[哿]韵

翻译

为何哭泣,泪水如珍珠般滚落。
必定是分离或丧亲之痛来临。
因生活困苦,无法理解世间因果。
面对墓中的亡者,生死轮回与我无关。

注释

啼哭:哭泣。
缘何事:为何。
泪:泪水。
如:像。
珠子:珍珠。
应当:必定。
别离:分离。
复:又。
遭:遭遇。
丧祸:丧亲之痛。
所为:因为。
在:处于。
贫穷:贫困。
未能:无法。
了:理解。
因果:世间因果。
冢间:墓中。
瞻:面对。
死尸:亡者。
六道:生死六道。
不干:与...无关。

鉴赏

这是一首充满忧伤和宿命感的诗歌,通过对比鲜明的情境,表达了诗人对于生命、离别与苦难的深刻思考。

“啼哭缘何事,泪如珠子颗。” 这两句开篇便带入强烈的情绪,婴儿的啼哭和泪水比作珍贵的珠子,象征着从一开始就充满了悲伤与无奈。

“应当有别离,复是遭丧祸。” 表明了诗人对于命运的宿命观念,认为人的痛苦和灾难往往是不可避免的。

“所为在贫穷,未能了因果。” 这两句则表达了对物质困顿与精神解脱之间关系的思考,似乎在探讨如何通过内心的觉悟来超越外在的苦难。

最后,“冢间瞻死尸,六道不干我。” 展现了一种超然的态度,将自己置身于生与死的大观中,表达出一种对于尘世纷争的超脱感和解脱感。这里的“六道”源自佛教术语,指的是轮回之中的六个生命境界(地狱、饿鬼、畜生、人、天、阿修罗),诗人通过这样的比喻,表达了自己对这些世间烦恼的超脱。

整首诗通过对痛苦和死亡的深刻描绘,以及对于宿命和解脱的思考,展现了一种哲学般的情感体验。

收录诗词(312)

寒山(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出身于官宦人家,多次投考不第,后出家,三十岁后隐居于浙东天台山,享年一百多岁。严振非《子身世考》中更以《北史》、《隋书》等大量史料与诗相印证,指出乃为隋皇室后裔杨瓒之子杨温,因遭皇室内的妒忌与排挤及佛教思想影响而遁入空门,隐于天台山寒岩。这位富有神话色彩的唐代诗人,曾经一度被世人冷落,然而随着二十世纪的到来,其诗却越来越多地被世人接受并广泛流传。正如其诗所写:“有人笑我诗,我诗合典雅。不烦郑氏笺,岂用毛公解。”

  • 号:均不详
  • 籍贯:唐代长安(今陕西西安)

相关古诗词

诗三百三首(其七十八)

卜择幽居地,天台更莫言。

猿啼溪雾冷,岳色草门连。

折叶覆松室,开池引涧泉。

已甘休万事,采蕨度残年。

形式: 古风

诗三百三首(其七十九)

益者益其精,可名为有益。

易者易其形,是名之有易。

能益复能易,当得上仙籍。

无益复无易,终不免死厄。

形式: 古风 押[陌]韵

诗三百三首(其八十)

徒劳说三史,浪自看五经。

洎老检黄籍,依前住白丁。

筮遭连蹇卦,生主虚危星。

不及河边树,年年一度青。

形式: 古风 押[青]韵

诗三百三首(其八十一)

碧涧泉水清,寒山月华白。

默知神自明,观空境逾寂。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