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亭二首(其一)

溪亭四面山,横柳半溪湾。

蝉响螳螂急,鱼深翡翠闲。

水寒留客醉,月上与僧还。

犹恋萧萧竹,西斋未掩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翻译

小溪边的亭子被四面的山环绕,柳树横跨在半个溪湾上。
蝉声响起,螳螂似乎变得焦急,而鱼儿在清澈的水中悠闲地游动,就像翡翠一样。
因为水凉而挽留客人多喝了几杯,月亮升起时与和尚一同返回。
仍然依恋着那沙沙作响的竹林,西边的书房门还未关上。

注释

溪亭:建在溪边的小亭子。
四面山:四周都是山。
横柳:横跨在水面上的柳树。
半溪湾:溪流弯曲处的一半。
蝉响:蝉的叫声。
螳螂急:螳螂显得急促,可能是因为蝉的叫声引起。
鱼深:深处的鱼。
翡翠闲:形容鱼的颜色鲜艳如翡翠,游动得悠闲。
水寒:水很冷。
留客醉:因天冷而劝客人多喝酒以御寒,直至微醺。
月上:月亮升起。
与僧还:与和尚一起回去。
犹恋:仍然依恋。
萧萧竹:风吹竹叶发出的沙沙声,形容竹林。
西斋:西边的书斋或居室。
未掩关:门还没有关上。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山野景色的诗,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情趣。

"溪亭四面山"一句直接勾勒出溪亭所在之地,是一个被山环抱的地方。紧接着"横柳半溪湾"则是对景物的进一步描绘,溪水曲折,柳树依岸而生,营造出一种静谧与柔美的氛围。

蝉响螳螂急,鱼深翡翠闲。这两句通过对声音和动静的对比,传达了自然界中生命活力与宁静共存的情景。蝉鸣声急促,而螳螂则在忙碌,显示出夏日繁盛生机;而鱼儿在水下悠然自得,则体现了一种深远的平和。

"水寒留客醉,月上与僧还。"诗人借由溪水的清冷,以及夜色渐浓、月亮升起的情景,表达了对客人的挽留以及与僧侣一同归去的意境。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也暗含着一种超脱尘世的生活态度。

最后"犹恋萧萧竹,西斋未掩关。"诗人表达了对于溪边竹林那种萧萧之声的留恋,以及对西边僧房未关闭的期待。这既是对自然声音的喜爱,也反映出诗人内心对于宁静生活环境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生动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山野美景的深刻体验,以及他那种超然世外、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心境。

收录诗词(513)

许浑(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晚唐最具影响力的诗人之一,其一生不作古诗,专攻律体;题材以怀古、田园诗为佳,艺术则以偶对整密、诗律纯熟为特色。唯诗中多描写水、雨之景,后人拟之与诗圣杜甫齐名,并以“千首湿,杜甫一生愁”评价之。成年后移家京口(今江苏镇江)丁卯涧,以丁卯名其诗集,后人因称“许丁卯”。许诗误入杜牧集者甚多。代表作有《咸阳城东楼》

  • 字:用晦(一作仲晦)
  • 籍贯:润州丹阳(今江苏丹阳)
  • 生卒年:约791~约858

相关古诗词

溪亭二首(其二)

暖枕眠溪柳,僧斋昨夜期。

茶香秋梦后,松韵晚吟时。

共戏鱼翻藻,争栖鸟坠枝。

重阳应一醉,栽菊助东篱。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献白尹

醉舞任生涯,褐宽乌帽斜。

庾公先在郡,疏傅早还家。

林晚鸟争树,园春蜂护花。

高吟应更逸,嵩洛旧烟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献鄜坊丘常侍

诏选将军护北戎,身骑白马臂彤弓。

柳营远识金貂贵,榆塞遥知玉帐雄。

秋槛鼓鼙惊朔雪,晓阶旗纛起边风。

蓬莱每望平安火,应奏班超定远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献韶阳相国崔公

一匮为功极九层,康庄犹自剑棱棱。

舟回北渚经年泊,门接东山尽日登。

万国已闻传玉玺,百官犹望启金縢。

贤臣会致唐虞世,独倚江楼笑范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