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妃叹

湘云初起江沉沉,君王遥在云梦林。

江南雨多旌旗暗,台下朝朝春水深。

章华殿前朝万国,君心独自无终极。

楚兵满地能逐禽,谁用一身骋筋力。

西江若翻云梦中,麋鹿死尽应还宫。

形式: 古风

翻译

湘江水面上雾气弥漫,君王远在云梦森林中。
江南雨水频繁,旗帜在阴暗中飘摇,宫殿下的春水日益深沉。
章华殿前曾有万国朝拜,但君王内心孤独,追求无止境。
楚地士兵众多,能狩猎禽兽,但无人能施展全部力量。
如果西江水泛滥到云梦之地,麋鹿恐怕都已灭绝,宫殿或许会回归原位。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深沉而又有些哀伤的情感氛围,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述来反映出内心的孤独与无尽的思念。开篇“湘云初起江沉沉”立即设定了一个低沉、迷离的画面,"君王遥在云梦林"则隐含着对远方君主的怀念和不易触及的距离感。

接着,“江南雨多旌旗暗”进一步加深了这种氛围,雨水模糊了视线,就如同心中的忧虑和记忆变得扑朔迷离。"台下朝朝春水深"则是一种时间流转与情感的积淀,春水的不断涌动似乎象征着时光的无情流逝以及内心的孤独。

"章华殿前朝万国,君心独自无终极"这一句中,"朝万国"表明了君王的权威与广阔的疆域,但"君心独自无终极"却透露出一种深藏的孤独和不安,这种情感在广阔的宫廷之中显得更加突出。

"楚兵满地能逐禽,谁用一身骋筋力"此处的"楚兵"可能暗指历史上的某个战役,而"逐禽"则是对勇士们追逐猎物的描写。最后一句"麋鹿死尽应还宫"中,“麋鹿”常用来比喻战争中的无辜受害者,"死尽"表达了一种彻底的毁灭和悲剧色彩,而"应还宫"则是对归宿的一种渴望。

整首诗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一个复杂而深邃的情境。诗人似乎在用自然界的事物来映射内心世界,那是一种既有力量又带着无尽哀愁的状态。这也许是因为诗人的个人经历,或是对历史事件的一种感慨。

收录诗词(441)

张籍(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汉族,郡望苏州吴(今江苏苏州)。先世移居和州,遂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世称“张水部”、“张司业”。的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著名诗篇有《塞下曲》《征妇怨》《采莲曲》《江南曲》。《籍贯考辨》认为,韩愈所说的“吴郡”乃谓其郡望,并引《新唐书·传》、《唐诗纪事》、《舆地纪胜》等史传材料,驳苏州之说而定为乌江人

  • 字:文昌
  • 籍贯: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
  • 生卒年:约767~约830

相关古诗词

楚宫行

章华宫中九月时,桂花半落红橘垂。

江头骑火照辇道,君王夜从云梦归。

霓旌凤盖到双阙,台上重重歌吹发。

千门万户开相当,烛笼左右列成行。

下辇更衣入洞房,洞房侍女尽焚香。

玉阶罗幕微有霜,齐言此夕乐未央。

玉酒湛湛盈华觞,丝竹次第鸣中堂。

巴姬起舞向君王,回身垂手结明珰。

愿君千年万年寿,朝出射麋夜饮酒。

形式: 古风

献从兄

悠悠旱天云,不远如飞尘。

贤达失其所,沉飘同众人。

擢秀登王畿,出为良使宾。

名高满朝野,幼贱谁不闻。

一朝遇谗邪,流窜八九春。

诏书近迁移,组绶未及身。

冬井无寒冰,玉润难为焚。

虚怀日迢遥,荣辱常保纯。

我念出游时,勿吟康乐文。

愿言灵溪期,聊欲相依因。

形式: 古风

酬浙东元尚书见寄绫素

越地缯纱纹样新,远封来寄学曹人。

便令裁制为时服,顿觉光荣上病身。

应念此官同弃置,独能相贺更殷勤。

三千里外无由见,海上东风又一春。

形式: 七言律诗

舞曲歌辞.白纻歌

皎皎白纻白且鲜,将作春衫称少年。

裁缝长短不能定,自持刀尺向姑前。

复恐兰膏污纤指,常遣傍人收堕珥。

衣裳著时寒食下,还把玉鞭鞭白马。

形式: 乐府曲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