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画山(其三)》由宋代诗人邹浩所作,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画家笔下山峦的壮丽与神韵。
首句“扫成屏障几千春”,以“扫”字生动地描绘了画家挥毫泼墨,如同在屏障上绘制出连绵不绝的山峦,历经千年的岁月,依然栩栩如生。这里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自然景观与艺术创作巧妙结合,赋予了画面以时间的深度和历史的厚重感。
次句“洗雨吹风转更明”,进一步描绘了山峦在风雨洗礼之后,更加清晰明亮的景象。这里的“洗雨”与“吹风”不仅指自然界的现象,也象征着艺术家对作品的精心打磨与润色,使得画面更加生动鲜明。这一句通过自然界的元素,展现了艺术创作与自然界的和谐共生,以及艺术家对作品不断追求完善的过程。
后两句“应是天工醉时笔,重重粉墨尚纵横”,则将视角转向了艺术创作的本质。诗人认为,这幅画仿佛是大自然在醉意中挥洒的笔触,充满了自由奔放的气息。这里的“天工”既指自然界的造物主,也暗喻艺术家的灵感与创造力。通过“重重粉墨尚纵横”的描述,诗人赞美了艺术家在创作中不受拘束、自由发挥的精神,以及作品中蕴含的丰富情感与想象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画山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艺术与自然的和谐之美,也表达了对艺术家创造力与艺术精神的崇高敬意。邹浩以简练而富有诗意的语言,将视觉艺术转化为文字的艺术,让读者在想象中感受到画作的魅力与深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