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孙巨源,寄涟水李、盛二著作,并以见寄五绝(其五)

胶西未到吾能说,桑柘禾麻不见春。

不羡京尘骑马客,羡他淮月弄舟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翻译

我还没到胶西就能描述那里的景象,因为那里没有春天的桑柘和禾麻。
我不羡慕京城中骑马的忙碌之人,反而羡慕淮河上悠闲荡舟的人。

注释

胶西:古代地名,这里指某个地方。
桑柘:古代主要的经济作物,桑用于养蚕,柘用于造纸。
禾麻:谷物和麻类作物。
京尘:京城的尘嚣,代指繁华都市生活。
骑马客:京城中的忙碌官员或商人。
淮月:淮河上的月亮,象征宁静与闲适。
弄舟人:在船上摆弄的人,可能指渔夫或者渡船者。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文学家苏轼的作品,属于五言绝句。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感慨和不羡慕世俗功名的心态。

"胶西未到吾能说"一句,表现了诗人的自信与预见能力,"胶西"指的是北方边塞之地,这里可能是比喻远离尘嚣的地方。"桑柘禾麻不见春"则描绘了一种萧瑟的春景,没有生机,这反映了诗人内心对现实生活的某种失望和无奈。

接下来的两句,"不羡京尘骑马客,羡他淮月弄舟人",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倾向。"京尘"指的是繁华但也充满竞争与尔虞的都市生活,而"淮月"则是水乡的宁静夜晚。诗人不羡慕那些在都市中忙碌奔波的人,却对那能在平静的水面上享受明月之美的人感到羡慕。这反映了诗人对于清净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世俗功名的一种超然。

整首诗通过对比,表现了苏轼内心的宁静与淡泊,他渴望脱离尘嚣,追求一种精神上的自由和平静。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王莽

汉家殊未识经纶,入手功名事事新。

百尺穿成连夜井,千金购得解飞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董卓

公业平时劝用儒,诸公何事起相图。

只言天下无健者,岂信车中有布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虞]韵

虎儿

旧闻老蚌生明珠,未省老兔生于菟。

老兔自谓月中物,不骑快马骑蟾蜍。

蟾蜍爬沙不肯行,坐令青衫垂白须。

于菟骏猛不类渠,指挥黄熊驾黑貙。

丹砂紫麝不用涂,眼光百步走妖狐。

妖狐莫誇智有馀,不劳摇牙咀尔徒。

形式: 古风

铁沟行赠乔太博

城东坡陇何所似,风吹海涛低复起。

城中病守无所为,走马来寻铁沟水。

铁沟水浅不容辀,恰似当年韩与侯。

有鱼无鱼何足道,驾言聊复写我忧。

孤村野店亦何有,欲发狂言须斗酒。

山头落日侧金盆,倒著接䍦搔白首。

忽忆从军年少时,轻裘细马百不知。

臂弓腰箭南山下,追逐长杨射猎儿。

老去同君两憔悴,犯夜醉归人不避。

明年定起故将军,未肯先诛霸陵尉。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