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卓

公业平时劝用儒,诸公何事起相图。

只言天下无健者,岂信车中有布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虞]韵

翻译

他平日里总是鼓励使用儒家学说
各位大人怎么会谋划着对付他呢

注释

公业:指代某人的事业或主张。
平时:平日里,日常。
劝用儒:鼓励使用儒家学说。
诸公:指多位重要人物。
何事:为何,什么原因。
起相图:谋划对付,图谋。
天下:整个世界。
健者:身体强健的人,这里可能暗指有实力的人。
岂信:哪里相信,怎么相信。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词人苏轼的作品,描绘的是东汉末年权臣董卓专权时期的情况。全诗通过对比和反问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当时政治局势的担忧和讽刺。

“公业平时劝用儒”,这里的“公业”指的是朝中的公卿或士大夫,他们在平静的时期主张使用儒家学说来治国。然而,到了动乱之际,这些主张却无法应对实际问题。

“诸公何事起相图”,诗人疑问这些倡导儒术的人们,在国家面临危机的时候,又有什么策略或措施能够拯救局势呢?

“只言天下无健者,岂信车中有布乎?”这两句通过反问的方式表达了对那些空谈理论、缺乏实践能力者的讽刺。“车中有布”出自《左传》,本意是说车上装载着布帛,但是在这里被用来比喻那些只会空谈不切实际的人。诗人通过这样的比喻,强调在危机面前需要的是实际行动而非空洞的理论。

整首诗体现了苏轼对当时政治的深刻见解和批判精神,同时也反映出他对于儒家思想在实践中的局限性的思考。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虎儿

旧闻老蚌生明珠,未省老兔生于菟。

老兔自谓月中物,不骑快马骑蟾蜍。

蟾蜍爬沙不肯行,坐令青衫垂白须。

于菟骏猛不类渠,指挥黄熊驾黑貙。

丹砂紫麝不用涂,眼光百步走妖狐。

妖狐莫誇智有馀,不劳摇牙咀尔徒。

形式: 古风

铁沟行赠乔太博

城东坡陇何所似,风吹海涛低复起。

城中病守无所为,走马来寻铁沟水。

铁沟水浅不容辀,恰似当年韩与侯。

有鱼无鱼何足道,驾言聊复写我忧。

孤村野店亦何有,欲发狂言须斗酒。

山头落日侧金盆,倒著接䍦搔白首。

忽忆从军年少时,轻裘细马百不知。

臂弓腰箭南山下,追逐长杨射猎儿。

老去同君两憔悴,犯夜醉归人不避。

明年定起故将军,未肯先诛霸陵尉。

形式: 古风

雪后书北台壁二首(其一)

黄昏犹作雨纤纤,夜静无风势转严。

但觉衾裯如泼水,不知庭院已堆盐。

五更晓色来书幌,半夜寒声落画檐。

试扫北台看马耳,未随埋没有双尖。

城头初日始翻鸦,陌上晴泥已没车。

冻合玉楼寒起粟,光摇银海眩生花。

遗蝗入地应千尺,宿麦连云有几家。

老病自嗟诗力退,空吟冰柱忆刘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盐]韵

雪后书北台壁二首(其二)

城头初日始翻鸦,陌上晴泥已没车。

冻合玉楼寒起粟,光摇银海眩生花。

遗蝗入地应千尺,宿麦连云有几家。

老病自嗟诗力退,空吟《冰柱》忆刘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