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缕曲

客里秋来矣!旧吴宫、乌啼鹿走,略存形似。

一自五湖人去后,帆影屐声都已。

便演出六朝故事。

直到西风乾菜叶,更春灯、燕子荒烟里。

千载梦,去如水。沧桑过眼无人理。

尽消魂、画船照夜,香车薰市。

珠换清歌金换笑,谁识吹萧奇士?

论风气原开西子。

水软山温天久醉,便英雄、到此都心死。

胥郭外,怒涛起。

形式: 词牌: 贺新郎

鉴赏

这首《金缕曲》由清代诗人黄人所作,描绘了一幅历史沧桑与个人情感交织的画面。

首句“客里秋来矣”点明了季节与人物状态,暗示着诗人身处异乡,正值秋日,一种淡淡的离愁别绪油然而生。接下来的“旧吴宫、乌啼鹿走,略存形似”,通过描绘昔日繁华的吴宫景象,如今仅存残迹,乌鸦啼叫,鹿群远逝,形象地展现了历史的变迁和物是人非的感慨。

“一自五湖人去后,帆影屐声都已”进一步强调了时间的流逝和人事的更迭,五湖之水带走的不仅仅是过往的岁月,还有曾经的热闹与喧嚣。帆影与屐声的消失,象征着往昔生活的痕迹逐渐淡去,留给人们的是无尽的回忆与思考。

“便演出六朝故事。直到西风乾菜叶,更春灯、燕子荒烟里。”这里通过六朝故事的演出,将历史的长河与现实的场景巧妙结合,西风中的菜叶、春灯下的燕子、荒烟弥漫的环境,共同营造出一种既古老又苍凉的氛围,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无情与历史的厚重。

“千载梦,去如水。沧桑过眼无人理。”诗人以“千载梦”比喻历史的变迁与个人梦想的破灭,感叹这一切如同流水般匆匆过去,却无人在意。这种对历史与个人命运的无奈与感慨,体现了诗人深沉的历史观和对人生无常的深刻理解。

“尽消魂、画船照夜,香车薰市。珠换清歌金换笑,谁识吹箫奇士?”这一段通过描绘夜晚的画船与香车,以及珠光宝气、歌声笑语的场景,与上文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繁华背后的空虚与寂寞。同时,“谁识吹箫奇士”一句,借指那些才华横溢但不被世人所知的隐士,表达了对真正人才被埋没的惋惜之情。

“论风气原开西子。水软山温天久醉,便英雄、到此都心死。”这里以西施为喻,赞美了江南山水之美,同时也暗含了对英雄豪情的反思。在如此温柔的山水之间,即便是英雄也会感到心灵的疲惫与满足,最终选择放下一切,归于平静。

最后一句“胥郭外,怒涛起”以怒涛的兴起作为收尾,预示着历史的轮回与未来的不确定性,提醒人们面对变化莫测的世界,应保持内心的平静与坚韧。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历史、自然、人性以及个人命运的独到见解,既有对过往的追忆,也有对未来的展望,充满了哲理性和艺术性。

收录诗词(426)

黄人(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元人散牧晚归图

日落未落东皋黄,摇风欲静千丝杨。

榆筴雨后村坞凉,泽中草长人微茫。

牛从杂遝老㹀将,㓨促或走或羊望。

或掉尾立衔藏莨,牛背短箠二尺强。

握坐者牧舟树樯,或来以笛吹其旁。

据牛横坐如胡床,后有蓬发趋踉蹡。

前有招之右袂张,首伏牛后尻前昂。

二人蓑薜行驱羊,掀笠偃背丫髻长。

其一纠笠风中飏,林木度尽横陂塘。

前村暝色寒苍苍,一人先俟牛宫旁。

绕宅榆柳青苍筤,老翁饱腹饭黄粱。

出携幼稚嬉徜徉,少妇机杵鸣东厢。

人生正可知䢉桑,春夏耕牧秋筑场。

不见臧谷羊皆亡,嗟哉此画真吾乡。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偕一青仲郛应㝛登城北小山至夜作

秋声鸿泽满,暑气虫阶谢。

携客眺寒原,居人敛馀稼。

酒取脱枝温,席以柔莎藉。

馀照在单椒,暝色生林下。

泫露亘天垂,巨壑当岩泻。

微风度灌吟,澹月流云罅。

情集交悲欢,生得几清暇。

宁于蟪蛄春,而慕燕雀夏。

视后无虚鞭,规前有戒驾。

怀哉古已遥,逝者今方乍。

勿叹平分秋,更卜将来夜。

形式: 古风 押[祃]韵

春雨

日暮东风休,掩卷幽窗静。

飒然春雨来,一室生微冷。

时有栖鸟声,自令虚怀警。

形式: 古风 押[梗]韵

咏古五首(其一)

和璧非珠翠,流光悦妇人。

章华宫畔路,夫子欲何陈。

客行汉江渚,思见游女神。

蘋皋风日晚,宁不怨青春。

形式: 古风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