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剪梅(其一)宿龙游朱氏楼

小巧楼台眼界宽。朝卷帘看,暮卷帘看。

故乡一望一心酸,云又迷漫,水又迷漫。

天不教人客梦安。昨夜春寒,今夜春寒。

梨花月底两眉攒,敲遍阑干,拍遍阑干。

形式: 词牌: 一剪梅

鉴赏

这首《一剪梅·宿龙游朱氏楼》是宋代词人蒋捷的作品。它以简洁的笔触描绘了词人在朱氏楼中的所见所感,展现出词人的思乡之情和内心的孤寂。

"小巧楼台眼界宽",开篇即点出楼台虽小,但视野开阔,暗示词人的心境却因远离故乡而显得狭窄。"朝卷帘看,暮卷帘看",通过反复的动作,表达了词人对故乡无尽的思念,无论早晚都忍不住向外张望,渴望能捕捉到家乡的一丝影子。

"故乡一望一心酸,云又迷漫,水又迷漫",描绘了词人眺望远方时的景象,云雾缭绕,水波荡漾,这既是自然景色,也是词人心中愁绪的象征。"天不教人客梦安",进一步表达了词人无法在异乡得到安宁,连梦境都被故乡情愫扰动。

"昨夜春寒,今夜春寒",连续的春寒之夜,暗示着词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家乡春天的深深怀念。"梨花月底两眉攒",通过描绘梨花月下紧锁的眉头,形象地展现了词人内心的愁苦和哀怨。

最后两句"敲遍阑干,拍遍阑干",通过动作细节,刻画出词人内心的焦躁不安,仿佛只有栏杆能承载他的情绪,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和无法排解的离愁。

总的来说,这首词以景寓情,情感深沉,展现了词人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和在外漂泊的孤独之感。

收录诗词(95)

蒋捷(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词人。先世为宜兴大族,南宋咸淳十年(1274)进士。南宋覆灭,深怀亡国之痛,隐居不仕,人称“竹山先生”、“樱桃进士”,其气节为时人所重。长于词,与周密、王沂孙、张炎并称“宋末四大家”。其词多抒发故国之思、山河之恸、风格多样,而以悲凉清俊、萧寥疏爽为主。尤以造语奇巧之作,在宋季词坛上独标一格,有《竹山词》1卷,收入毛晋《宋六十名家词》本、《彊村丛书》本,又《竹山词》2卷,收入涉园景宋元明词续刊本

  • 字:胜欲
  • 号:竹山
  • 籍贯:宋末元初阳羡(今江苏宜兴)
  • 生卒年:约1245~1305后

相关古诗词

一剪梅(其二)舟过吴江

一片春愁待酒浇。江上舟摇,楼上帘招。秋娘渡与泰娘桥,风又飘飘,雨又萧萧。

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形式: 词牌: 一剪梅

大圣乐.陶成之生日

笙月凉边,翠翘双舞,寿仙曲破。

更听得艳拍流星,慢唱寿词初了,群唱莲歌。

主翁楼上披鹤氅,展一笑、微微红透涡。

襟怀好,纵炎官驻伞,长是春和。

千年鼻祖事业,记曾趁雷声飞快梭。

但也曾三径,抚松采菊,随分吟哦。

富贵云浮,荣华风过,淡处还他滋味多。

休辞饮,有碧荷贮酒,深似金荷。

形式: 词牌: 大圣乐

女冠子(其二)竞渡

电旗飞舞。双双还又争渡。

湘漓云外,独醒何在,翠药红蘅,芳菲如故。

深衷全未语。不似素车白马,卷潮起怒。

但悄然、千载旧迹,时有闲人吊古。

生平惯受椒兰苦。甚魄沈寒浪,更被馋蛟妒。

结琼纫璐。料贝阙隐隐,骑鲸烟雾。楚妃花倚暮。

□□琼箫吹了,溯波同步。

待月明洲渚,小留旌节,朗吟骚赋。

形式: 词牌: 女冠子

女冠子(其一)元夕

蕙花香也。雪晴池馆如画。春风飞到,宝钗楼上,一片笙箫,琉璃光射。而今灯漫挂。不是暗尘明月,那时元夜。况年来、心懒意怯,羞与蛾儿争耍。

江城人悄初更打。问繁华谁解,再向天公借。剔残红灺。但梦里隐隐,钿车罗帕。吴笺银粉砑。待把旧家风景,写成闲话。笑绿鬟邻女,倚窗犹唱,夕阳西下。

形式: 词牌: 女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