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门

关门壮国险,寒色迥沈沈。

肃卫千屯合,崇墉百雉阴。

黄尘飞古道,白日下幽岑。

一片陇头月,清霜拂藁砧。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关门的雄壮与险峻,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边关的壮丽景色和深沉氛围。首句“关门壮国险”直接点明主题,开门见山地表达了关门作为国家屏障的重要性和其险要的地势。接着,“寒色迥沈沈”一句,运用了色彩和空间感的对比,营造出一种深远而寒冷的视觉效果,进一步强化了边关的孤寂与险恶。

“肃卫千屯合,崇墉百雉阴”两句,通过“千屯”和“百雉”这两个数量词,形象地描绘了边防军营的密集和城墙的高大,暗示了守卫者的众多和防线的坚固。同时,“阴”字不仅指出了城墙的阴暗,也隐含了边关环境的恶劣和战争的阴冷。

“黄尘飞古道,白日下幽岑”则从动态和时间的角度,展现了边关的日常景象。黄尘飞扬的古道象征着边关的繁忙与动荡,而“白日下幽岑”则描绘了日落时分边关的寂静与神秘,形成了一种强烈的对比,增强了画面的立体感和情感的深度。

最后,“一片陇头月,清霜拂藁砧”以月光和霜雪为媒介,将读者的思绪引向远方,既表现了边关夜晚的宁静与凄美,又暗喻了戍边将士对家乡的思念和对亲人深深的牵挂。月光下的清霜仿佛是他们思乡之情的寄托,而“藁砧”一词,更是巧妙地将战场与家庭联系起来,表达了对战死者及其家人的哀悼与怀念。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边关景物的细腻描绘,成功地营造了一种既壮阔又悲凉的意境,深刻地反映了边疆战士的生活状态和内心情感,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

收录诗词(1344)

李之世(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长城

长城迤万里,落日照黄榆。

饮马交河裂,挥戈塞草枯。

阴山连猎火,寒碛度飞刍。

何限纡金印,横行谁伏胡。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

寒食舟中

旷野四无邻,征途及暮春。

孤舟寒食雨,万里倦游人。

乡垄音书断,松楸涕望频。

一杯今日酒,谁酹故山坟。

形式: 五言律诗

舟中书所见

杨花白于绵,榆策细如钱。

并触征人棹,春愁殊为牵。

冲波无日夜,归梦已经年。

何似忘机鸟,中流去渺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对月

素月澹盈盈,凌波影乍生。

关山一以望,砧杵几家鸣。

箭浮衣荇乱,镜漾布帆轻。

谁解征人怨,萧条此夜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