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文彦博所作的《赠会稽尊师》。诗中运用了丰富的神话元素和道家思想,展现了对仙道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首联“藐姑容化三阴馆,勾漏砂封六乙泥”,以“藐姑”、“三阴馆”、“勾漏砂”、“六乙泥”等词语,描绘了一幅神秘而充满玄机的画面,暗示了修炼成仙的场所和过程。其中,“三阴馆”可能象征着修炼中的阴柔之气,“勾漏砂”和“六乙泥”则可能是炼丹所需的材料,暗含了修道炼丹的艰辛与神秘。
颔联“五练夜穷苍玉几,七明晨采碧云梯”,进一步描述了修炼过程中的艰难与执着。通过“五练”、“夜穷”、“苍玉几”、“七明”、“晨采”、“碧云梯”等意象,展现了修炼者在夜晚与清晨之间,不断探索、挑战自我,最终达到超越凡俗的高度。这里既有对时间的强调,也有对修炼境界的追求。
颈联“冠霞高挹浮丘袂,握髓深藏鬼谷溪”,通过“冠霞”、“高挹”、“浮丘袂”、“握髓”、“深藏”、“鬼谷溪”等词语,进一步深化了对修炼者形象的刻画。这里不仅描绘了修炼者在仙境般的环境中,与仙人交流、汲取知识的情景,也体现了他们深入研究、潜心修行的精神。同时,“鬼谷溪”可能象征着智慧的源泉,暗示了修炼者通过不懈努力,最终能够获得超凡脱俗的知识与力量。
尾联“如有西山驻灵药,何妨相赠一刀圭”,表达了诗人对仙道生活的向往,以及愿意分享修炼成果的愿望。这里以“西山驻灵药”象征着珍贵的仙药,表达了对长生不老、超凡入圣的渴望;“一刀圭”则是古代用于量取药物的小单位,此处用以比喻微小却珍贵的修炼成果。整句诗既表达了对尊师的敬仰之情,也流露出诗人希望与他人共享修炼之得的心愿。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寓意,展现了宋代文人对于仙道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同时也蕴含了对修炼过程的艰辛、对知识与智慧的渴望,以及对分享与传承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