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其四)湖光亭落成

修眉扫遥碧,清镜走回流。

堤外柳烟深浅,碧瓦起朱楼。

分付平云千里,包卷骚人遗思,春色入帘钩。

桃李尽无语,波影动兰舟。念谢公,平生志,在沧洲。

登临漫怀风景,佳处每难酬。

却叹从来贤士,如我与公多矣,名迹竟谁留。

惟有尊前醉,何必问消忧。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叶梦得的《水调歌头·湖光亭落成》,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词人对于友情和人生的深刻感慨。

开篇“修眉扫遥碧,清镜走回流”两句,借用女子梳妆的动作比喻山水画卷展开闭合之间的情景,既描绘出自然之美,也暗示了词人内心世界的细腻变化。

“堤外柳烟深浅,碧瓦起朱楼”则进一步渲染了湖光亭周围的意境,柳絮如烟,碧瓦朱楼交相辉映,营造出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图。

“分付平云千里,包卷骚人遗思,春色入帘钩”三句中,词人将自己的心绪与自然景物融为一体,通过对远古诗人的怀念,表达了自己对于历史文化的深厚情感和个人情操的高洁。

“桃李尽无语,波影动兰舟”则转而描写春日湖光之美,桃李虽无言语,却能在波光中显现出生机与活力。

接下来的“念谢公,平生志,在沧洲。登临漫怀风景,佳处每难酬”两句,词人提及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历史人物的仰慕,同时表达了对于美好风景难以酬答的情感。

最后,“却叹从来贤士,如我与公多矣,名迹竟谁留。惟有尊前醉,何必问消忧”则是词人对历史上贤士的感慨,以及对于生命易逝和功名难以长存的无奈。而在此基础上,提出通过饮酒来忘却烦恼,体现了词人的豁达与超脱。

总体来说,这首词通过精美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一种超越时空、寄情山水的人生态度。

收录诗词(240)

叶梦得(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绍圣四年(1097)登进士第,历任翰林学士、户部尚书、江东安抚大使等官职。晚年隐居湖州弁山玲珑山石林,故号石林居士,所著诗文多以石林为名,如《石林燕语》、《石林词》、《石林诗话》等。绍兴十八年卒,年七十二。死后追赠检校少保。在北宋末年到南宋前半期的词风变异过程中,是起到先导和枢纽作用的重要词人。作为南渡词人中年辈较长的一位,开拓了南宋前半期以"气"入词的词坛新路。叶词中的气主要表现在英雄气、狂气、逸气三方面

  • 字:少蕴
  • 籍贯:苏州吴县
  • 生卒年:1077~1148

相关古诗词

水调歌头(其六)癸丑中秋

河汉下平野,香雾卷西风。

倚空千嶂横起,银阙正当中。

常恨年年此夜,醉倒歌呼谁和,何事偶君同。

莫恨岁华晚,容易感梧桐。揽清影,君试与,问天公。

遥知玉斧初斫,重到广寒宫。

付与孤光千里,不遣微云点缀,为我洗长空。

老去狂犹在,应未笑衰翁。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押[东]韵

水调歌头(其七)

秋色渐将晚,霜信报黄花。小窗低户深映,微路绕欹斜。为问山翁何事,坐看流年轻度,拚却鬓双华。徙倚望沧海,天净水明霞。

念平昔,空飘荡,遍天涯。归来三径重扫,松竹本吾家。却恨悲风时起,冉冉云间新雁,边马怨胡笳。谁似东山老,谈笑静胡沙。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押[麻]韵

水调歌头(其三)送八舅朝请

江海渺千里,飘荡叹流年。

等闲匹马相过,乘兴却翛然。

十载悲欢如梦,抚掌惊呼相语,往事尽飞烟。

此会真难偶,此醉且留连。酒方半,谁轻使,动离弦。

我歌未阕公去,明日复山川。

空有高城危槛,缥缈当筵清唱,馀响落尊前。

细雨黄花后,飞雁点遥天。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押[先]韵

水调歌头(其五)次韵叔父寺丞林德祖和休官咏怀

今古几流转,身世两奔忙。

那知一丘一壑,何处不堪藏。

须信超然物外,容易扁舟相踵,分占水云乡。

雅志真无负,来日故应长。问骐骥,空矫首,为谁昂。

冥鸿天际,尘事分付一轻芒。

认取骚人生此,但有轻篷短楫,多制芰荷裳。

一笑陶彭泽,千载贺知章。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押[阳]韵